[发明专利]一种将油相纳米粒子转移至水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87864.X | 申请日: | 201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1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桥;吴林忠;徐勇;陈磊;陈素丽;赵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6 | 分类号: | C09K11/66;C09K11/02;C09K11/88;B22F1/00;C01G23/047;C01G49/08;C01G21/21;C01B19/04;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将油相 纳米 粒子 转移 至水相 方法 | ||
1.一种将油相纳米粒子转移至水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为氧化物纳米粒子、金属纳米粒子或量子点化合物,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纳米粒子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分散均匀后形成悬浮液;所述有机溶剂为油酸、油胺或十八胺;
S2、将高分子盐加入到水和醇中,配置成高分子盐溶液;所述醇为甲醇、乙醇和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S3、将所述悬浮液和高分子盐溶液充分混合,并发生反应;所述高分子盐为油酸钠、癸酸钠、辛酸钠、肉豆蔻酸钠、盐酸多巴胺、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S4、将步骤S3中的反应产物离心分离,并将离心分离后的产物分散在水中,得到在水相中分散良好的纳米粒子。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将油相纳米粒子转移至水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纳米粒子在有机溶剂中的浓度不大于1.5mol/L。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将油相纳米粒子转移至水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水和醇的体积比为4:1-16,所述高分子盐的浓度为0.025-0.15mol/L。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将油相纳米粒子转移至水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悬浮液和高分子盐溶液的体积比为24:0.1-0.6。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将油相纳米粒子转移至水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物纳米粒子为TiO2、Fe3O4、ZnO和In2O3纳米粒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将油相纳米粒子转移至水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纳米粒子为Au颗粒、Au纳米棒、Au三角片、Pd纳米立方、Pd八面体、Ag三角片、Ag颗粒和Pt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将油相纳米粒子转移至水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化合物为PbS、CdSe、CdS、ZnS和HgS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8786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