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缓存队列分配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83296.6 | 申请日: | 2016-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7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治平;郭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7/50 | 分类号: | H04L47/50;H04L4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姜春咸;冯建基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缓存 队列 分配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缓存队列分配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拥塞发生时产生的拥塞通知消息CNM确定向发生拥塞的拥塞点发送拥塞控制流CCF的前向端口;根据CNM为前向端口的CCF分配预定数量的数据传输缓存队列,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拥塞点丢包率高的问题,降低了拥塞点的丢包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缓存队列分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太网三层协议网络中,传输控制协议(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简称为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简称为UDP)作为标准的传输协议被广泛应用。其中,TCP协议采用拥塞控制机制以保证数据包的可靠性传输,但因其将各种因素的网络丢包均视为网络拥塞,其传输效率较低;而UDP协议则基于无连接的网络协议报文传输,其传输可靠性较低。
2010年,IEEE标准组织发布了无损以太技术的系列相关标准。其中,IEEE802.1Qau定义了后向拥塞通知协议,也称量化拥塞通知(Quantized CongestionNotification,简称为QCN)协议,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IEEE802.1Qau协议原理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IEEE 802.1Qau是可以实现可靠性较高的,并且高效率传输的以太网协议。
在QCN协议定义的拥塞通知域(Congestion Notification Domain,简称为CND)中,配置拥塞点(Congestion Point,简称为CP)的网络设备的后向端口检测到拥塞情况发生,则通过拥塞通知消息(Congestion Notification Message,简称为CNM)将拥塞情况通知到导致拥塞的源站点(也称反应点(Reaction Point,简称为RP)),通知其进行自身数据传送速率的控制。配置RP的网络设备接收到CNM消息时,解析此消息,判定出导致拥塞的数据流并对其降速处理,从源头上解决CP端的拥塞情况,避免拥塞扩散(CongestionSpread)。
当前QCN存在的问题是,RP设备对于导致拥塞的数据流,也就是拥塞控制流(Congestion Controlled Flow,简称为CCF)的主动降速响应不够及时,导致在配置CP的网络设备上,CP检测到拥塞情况发生后,后向端口的数据传输队列迅速耗尽,导致网络丢包,降低了网络传输的可靠性。
针对相关技术中拥塞点丢包率高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有效地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缓存队列分配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拥塞点丢包率高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缓存队列分配方法,包括:根据拥塞发生时产生的拥塞通知消息CNM确定向发生拥塞的拥塞点发送拥塞控制流CCF的前向端口;根据所述CNM为所述前向端口的CCF分配预定数量的数据传输缓存队列。
可选地,根据所述CNM为所述前向端口的CCF分配预定数量的数据传输缓存队列包括:判断空闲的数据传输缓存队列的数量是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定数量;在判断出所述空闲的数据传输缓存队列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定数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CNM从空闲的数据传输缓存队列中为所述前向端口的CCF分配所述预定数量的数据传输缓存队列;和/或,在判断出所述空闲的数据传输缓存队列的数量小于所述预定数量的情况下,根据所述CNM从空闲的数据传输缓存队列和非CCF的数据流占用的数据传输缓存队列中为所述前向端口的CCF分配所述预定数量的数据传输缓存队列。
可选地,根据所述CNM为所述前向端口中CCF分配预定数量的数据传输缓存队列包括:获取所述CNM的特征值;根据所述CNM的所述特征值判断所述CNM是否是由合法的CCF触发的CNM;在判断出所述CNM是由合法的CCF触发的CNM的情况下,为所述前向端口的CCF分配所述预定数量的数据传输缓存队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832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