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射管及燃气燃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80773.3 | 申请日: | 2016-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53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林玉绵;叶伟林;刘小平;孙娅丽;丁泺火;李忠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64 | 分类号: | F23D14/64;F23D14/46;F23D1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张雄,李海建 |
地址: | 5190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射管 燃气 燃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燃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引射管及燃气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燃气灶、燃气暖气等燃气燃烧装置的燃烧效率是影响其品质的重要因素,燃气燃烧装置通常包括引射管,而引射管是影响燃气燃烧装置的燃烧效率的主要部件之一。
比如,现有的燃气灶的炉头包括引射管,调风板,风门片,混气室等,其中风门片固定在引射管的端部。燃气灶的炉头工作原理是:打开阀体总成,燃气在一定的压力下,以一定的流速从喷嘴流出,进入引射管,同时吸入一次空气,一次空气量可以通过调风板进行控制,在引射管内燃气与一次空气混合,然后输送至燃烧器。
现有技术中引射管一般为圆台状通孔,空气混合后直接通过引射管进入混气室。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引射管,空气供给量不与燃气流速成正比,当调火大到一定值后,会由于空气供给不足出现黄焰等非正常燃烧。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空气供给量不能与燃气的流速变化相适应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射管,其空气供给量随着燃气流速的增加而增加,进而避免了因空气供给不足而造成的黄焰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引射管的燃气燃烧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引射管,包括燃气导流通道和空气导流通道,所述空气导流通道中设有用于提升空气流速的气流驱动机构,且所述气流驱动机构提升空气流动的速度与所述燃气导流通道中的燃气流速成正比。
优选地,所述气流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空气导流通道中的风叶、用于驱动所述风叶转动地电机、以及用于感应所述燃气导流通道中的燃气流速的感应器,所述电机与所述感应器可通讯地相连接,当所述燃气导流通道中的燃气流速增加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风叶加速转动。
优选地,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燃气导流通道为所述内管的管孔,所述内管可转动地套在所述外管内部,且所述内管的外侧壁与所述外管的内侧壁之间保持间隙、以形成空气导流通道;所述气流驱动机构包括由所述内管驱动的叶片、以及用于带动所述内管转动的转动驱动部件,所述叶片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空气导流通道中的空气加速流动,所述转动驱动部件驱动所述内管的转速与所述燃气导流通道中的燃气流速成正比。
优选地,所述转动驱动部件为设置在所述燃气导流通道内部的扇叶,所述燃气导流通道中的燃气流动能够带动所述扇叶转动、以使所述扇叶带动所述内管转动。
优选地,所述燃气导流通道包括燃气入口段,且沿燃气流入方向,所述燃气入口段的横截面积逐渐缩小。
优选地,所述燃气导流通道还包括横截面较小的小孔段和横截面积较大且与所述小孔段相连的大孔段,所述小孔段与所述燃气入口段相对接,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小孔段内。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辅助驱动所述内管转动地辅助驱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辅助驱动装置为电机。
优选地,所述扇叶与所述内管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叶片与所述内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叶片为呈螺旋状环绕在所述内管的外侧壁的螺旋叶片。
优选地,所述外管的侧壁设有开口、以形成所述空气导流通道的空气入口,所述外管的侧壁可转动地套设有调节套,所述调节套设有调节口,且转动所述调节套时,所述调节口能够与所述空气入口相对正和相错位。
优选地,所述外管的外壁设有环形槽,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环形槽中,所述调节套可转动地套在所述环形槽中。
优选地,所述空气入口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调节口与所述空气入口一一对应。
优选地,所述内管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外管内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燃烧装置,包括引射管,所述引射管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引射管。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引射管,包括燃气导流通道和空气导流通道,所述空气导流通道中设有用于提升空气流速的气流驱动机构,且所述气流驱动机构提升空气流动的速度与所述燃气导流通道中的燃气流速成正比。如此设置,当燃气导流通道中的燃气流速增加时,气流驱动机构也相应提升空气导流通道中的流速、以增加空气供给量,使更多的空气能够与燃气相混合,进而避免了因空气供给不足而造成的黄焰等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807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