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水田间自动浇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80117.3 | 申请日: | 2016-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5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象设计江苏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09 | 分类号: | A01G25/09;A01G2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建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水 田间 自动 浇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浇水装置,尤其一种节水田间自动浇水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平原地区的所种植的庄稼都是大面积的,庄稼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进行浇水,人工浇水费时费力。
本申请人于同日申请的名称为“一种田间自动浇水装置”的专利,解决了上述问题,但仍然存在储水箱运动到导轨竖直段时,一面会造成对田垄重复浇水,另一面会浇到田垄外侧,造成水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以上缺点,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节水田间自动浇水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节水田间自动浇水装置,包括轨道、驱动小车、储水箱和水箱,所述轨道设置在田垄之间,所述驱动小车设置在轨道上,所述储水箱设置在驱动小车上,所述储水箱前端设置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通过管道与储水箱内的第一水泵连接,第一水泵与驱动小车上的电刷电连,所述电刷下端与轨道内设置的导电轨接触,所述轨道竖直部分的导电轨外侧包裹绝缘层,所述所述储水箱左右两侧设置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内设置密封弹片,所述轨道两端设置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缓冲层,所述挡板上端设置加水管,所述加水管上设置密封圈,所述加水管通过第二水泵与水箱连通,所述第二水泵与挡板上的触点开关电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节水田间自动浇水装置通过驱动小车带动储水箱在田垄间的轨道上运行进行自动浇水,且所述田间自动浇水装置可以自动灌水,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另外,由于在轨道竖直段的导电轨上设置绝缘层,所以储水箱在竖直段不喷水,防止重复浇水和浪费水的现象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节水田间自动浇水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节水田间自动浇水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节水田间自动浇水装置的储水箱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节水田间自动浇水装置的导轨竖直段的正视图。
图中:1、轨道;11、导电轨;12、绝缘层;2、驱动小车;21、电刷;3、储水箱;31、出水管;32、第一水泵;33、进水管;34、密封弹片;4、挡板;41、缓冲层;42、加水管;43、密封圈;44、第二水泵;45、触点开关;5、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节水田间自动浇水装置,包括轨道1、驱动小车2、储水箱3和水箱5,轨道1设置在田垄之间,驱动小车2设置在轨道1上,储水箱3设置在驱动小车2上,储水箱3前端设置出水管31,出水管31向上倾斜,使浇水更加均匀,出水管31通过管道与储水箱3内的第一水泵32连接,第一水泵32与驱动小车2上的电刷21电连,所述电刷21下端与轨道1内设置的导电轨11接触,所述轨道1竖直部分的导电轨11外侧包裹绝缘层12,储水箱3左右两侧设置进水管33,进水管33内设置密封弹片34,轨道1两端设置挡板4,挡板4上设置缓冲层41,挡板4上端设置加水管42,加水管42上设置密封圈43,加水管42通过第二水泵44与水箱5连通,第二水泵44与挡板4上的触点开关45电连。
所述节水田间自动浇水装置使用时,灌满水的储水箱3在驱动小车2的驱动下沿轨道1运行,同时第一水泵32启动水通过出水管31喷出进行自动浇水,当运动到轨道1竖直段时,由于导电轨11上设置绝缘层12,电刷21刷没电,第一水泵32不工作,储水箱3在竖直段不浇水,到达轨道1的另一端时,驱动小车2先与缓冲层41接触,使进水管33慢慢的套到加水管42上,加水管42将密封弹片34顶起,加水管42上的密封圈43将加水管42和进水管33密封起来,储水箱3与触点开关45接触,则第二水泵44启动,水箱5内的水自动灌入储水箱3内,进行自动灌水,灌水完成后,第二水泵44关闭。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发明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象设计江苏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万象设计江苏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801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