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粘性纤维砂浆组合生土砖砌体墙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73766.0 | 申请日: | 2016-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88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卜永红;仲继清;张坤;万宏宇;吴琴容;石丹;徐荀;刘瑞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F13/02;C04B28/04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轩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性 纤维 砂浆 组合 生土 砖砌体墙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土建筑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粘性纤维砂浆组合生土砖砌体墙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生土建筑不仅冬暖夏凉、健康舒适,具有就地取材造价低廉的经济效益,减少室内保温、制冷方面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更重要的是建造过程节能环保,具有最强可降解性和可回收性,可循环利用,具有极佳的生态环境效益,是真正的绿色建筑,但生土建筑存在易受雨水侵蚀破坏,耐久性和抗震性能差的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久性和抗震性能佳的粘性纤维砂浆组合生土砖砌体墙的施工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一种粘性纤维砂浆组合生土砖砌体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生土砖砌体墙体、钢筋、扎丝、钢丝网片和粘性纤维砂浆面层;所述生土砖砌体墙体的竖向灰缝中设置若干根钢筋,且所述钢筋突出所述生土砖砌体墙体两侧,所述钢丝网片通过所述钢筋挂设于所述生土砖砌体墙体的两侧,并通过扎丝与所述钢筋固定,所述粘性纤维砂浆面层分别涂覆在所述生土砖砌体墙体的两侧,且所述粘性纤维砂浆面层覆盖所述钢筋和所述钢丝网片。
优选地,所述钢筋与钢筋之间的水平间距为400~500mm,竖直间距为 200~300mm。
优选地,所述钢筋突出所述生土砖砌体墙体两侧的长度为10~15mm。
优选地,所述粘性纤维砂浆面层的厚度为15~20mm。
优选地,所述钢筋为直径为10mm的HRB400级钢筋。
优选地,所述钢丝网片为镀锌电焊式钢丝网片,所述钢丝网片的钢丝直径为1mm,网孔大小为15mm×15mm。
优选地,所述扎丝为镀锌扎丝。
优选地,所述粘性纤维砂浆面层的组分包含:水泥、粉煤灰、砂、可分散性胶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水。
(二)上述粘性纤维砂浆组合生土砖砌体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粘性纤维砂浆和生土砖砌筑粘性纤维砂浆组合生土砖砌体墙体,并在粘性纤维砂浆组合生土砖砌体墙体的竖向灰缝中埋设多根钢筋,且所述钢筋突出所述生土砖砌体墙两侧;
步骤2,将钢丝网片通过所述钢筋挂设于所述生土砖砌体墙体的两侧,并用扎丝绑扎在所述钢筋上;
步骤3,在所述生土砖砌体墙体的两侧涂抹粘性纤维砂浆面层,所述粘性纤维砂浆面层包覆所述钢筋和所述钢丝网片,即得。
进一步地,步骤1中,步骤1中,所述在粘性纤维砂浆组合生土砖砌体墙体的竖向灰缝中埋设多根钢筋时,相邻钢筋之间的水平间距为400~500mm、竖直间距为200~300mm。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钢筋突出所述夯土墙两侧10~15mm。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粘性纤维砂浆面层的涂抹厚度为15~20mm。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钢筋为直径为10mm的HRB400级钢筋。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钢丝网片为镀锌电焊式钢丝网片,所述钢丝网片的钢丝直径为1mm,网孔大小为15mm×15mm。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粘性纤维砂浆面层由高粘度纤维砂浆组成,所述粘性纤维砂浆的组分包含:水泥、粉煤灰、砂、可分散性胶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水。
进一步地,所述水泥、粉煤灰、砂和水的质量百分比为1:(0.15~0.2): (4~4.43):(0.9~1.1),所述可分散性胶粉为所述水泥、粉煤灰、砂总质量的 1.5~1.7%,所述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所述水泥、粉煤灰、砂总质量的0.16~0.2%。
进一步地,所述粘性纤维砂浆的制备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首先称取水泥、粉煤灰、砂、可分散性胶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水,然后将水泥、粉煤灰和砂干拌均匀后,加入80%的水继续搅拌均匀;再加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搅拌均匀,继续加入剩余20%的水,搅拌均匀;最后加入可分散性胶粉,搅拌至少3分钟,即得。
其中,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所述粉煤灰为I级粉煤灰,其质量指标包括: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2%,需水量比不大于95%,三氧化硫含量不大于3%;所述砂为粒径不大于2.36mm的细砂;所述可分散性胶粉为丙烯酸酯、醋酸乙烯与乙烯酯的共聚物。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砂是粒径为0.15~1.18mm的细砂和粒径为 1.18mm~2.36mm的细砂的混合砂,其中,粒径为1.18mm~2.36mm的细砂的质量为粒径为0.15~1.18mm的细砂的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737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