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余热锅炉的复合型炉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68129.4 | 申请日: | 2016-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53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强逸;顾浩东;罗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M7/00 | 分类号: | F23M7/00;F23M7/02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陶纯佳 |
地址: | 21418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锅炉 复合型 炉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设计领域,具体为余热锅炉的复合型炉门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规锅炉的炉门多为普通铸铁制的拱形炉门,其极限耐热温度在450℃左右;而一些余热锅炉的进口烟气极限温度往往会达到500℃以上,故普通铸铁制的拱形炉门极易因为高温而导致严重变形,从而无法保证锅炉的密封性能,造成各类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余热锅炉的复合型炉门结构,其能解决普通铸铁拱形炉门因极限温度达不到要求而产生变形、无法保证锅炉密封性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为,余热锅炉的复合型炉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炉门框架和炉门面板,所述炉门框架的后端的四周设有连续接合的挡条,所述炉门框架内从后向前依次密实填装有高强度耐火混凝土砖层、耐火层和保温层并且通过所述炉门面板从所述炉门框架的前侧密封,所述高强度耐火混凝土砖层的后端面由所述挡条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炉门面板的后侧面设置有两组平行的环形扁钢条,所述两组环形扁钢条间嵌装有密封压条,所述炉门面板与所述炉门框架闭合时所述密封压条压紧所述炉门框架的前侧面四周。
进一步的,所述高强度耐火混凝土砖层由若干块高强度耐火混凝土砖搭接拼合构成,每一块所述高度耐火混凝土砖的前侧面均开有凹形空腔,所述耐火层为高压实度的硅酸铝纤维,硅酸铝纤维密实填装入所述炉门框架内过程中发生变形即填充入所述凹形空腔内从而与所述高强度耐火混凝土砖层咬合。
进一步的,所述炉门框架的底面前端对称设置有支脚,所述炉门面板底部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脚通过转轴可转动连接,所述炉门框架与所述炉门面板之间通过上端的锁紧螺栓锁紧。
更进一步的,所述支脚的上开设有沿前后向延伸的腰孔,所述转轴安装于所述腰孔内并能沿所述腰孔前后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炉门面板的前侧面上设置有把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依次密实填装于炉门框架内的高强度混凝土砖层、耐火层和保温层来有效提高整个炉门结构的耐火性和保温性,有效防止炉门因耐火、保温性能差而引起的变形,确保炉门的密封性;并且由于高强度混凝土砖层仅依靠炉门框架后侧四周的挡条来进行限位,使得高强度混凝土砖层的后侧大部分与炉膛内烟气接触从而起到充分的耐火作用,避免钢结构的炉门框架因炉膛内高温变形;设置于炉门面板内侧面上两组平行的环形扁钢条之间的密封压条能够进一步保证在炉门面板闭合时与炉门框架之间良好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余热锅炉的复合型炉门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向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C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炉门框架,2-炉门面板,3-挡条,4-高强度耐火混凝土砖层,5-耐火层,6-保温层,7-环形扁钢条,8-环形扁钢条,9-密封压条,10-凹形空腔,11-支脚,12-连接件,13-转轴,14-锁紧螺栓,15-腰孔,16-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4,本发明余热锅炉的复合型炉门结构,其包括炉门框架1和炉门面板2,炉门框架1的后端的四周设有连续接合的挡条3,炉门框架1内从后向前依次密实填装有高强度耐火混凝土砖层4、耐火层5和保温层6并且通过炉门面板2从炉门框架1的前侧密封,高强度耐火混凝土砖层4的后端面由挡条3限位;炉门面板2的后侧面设置有两组平行的环形扁钢条7、8,两组环形扁钢条7、8间嵌装有密封压条9,炉门面板2与炉门框架1闭合时密封压条9压紧炉门框架1的前侧面四周。
高强度耐火混凝土砖层4由若干块高强度耐火混凝土砖搭接拼合构成,每一块高度耐火混凝土砖的前侧面均开有凹形空腔10,耐火层5为高压实度的硅酸铝纤维,硅酸铝纤维密实填装入炉门框架1内过程中发生变随即填充入凹形空腔10内从而与高强度耐火混凝土砖层4咬合。
炉门框架1的底面前端对称设置有支脚11,炉门面板2底部设置有连接件12,连接件12与支脚11通过转轴13可转动连接,便于炉门面板2的打开与闭合,闭合时炉门框架1与炉门面板2之间通过上端的锁紧螺栓14锁紧;并且支脚11的上开设有沿前后向延伸的腰孔15,转轴13安装于腰孔15内并能沿腰孔15前后移动,从而便于炉门面板2的完全打开;炉门面板2的前侧面上设置有把手16,以便于炉门面板2的打开和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681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防爆燃气灶具
- 下一篇: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