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芯柱式高耸桅杆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467483.5 | 申请日: | 2016-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2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彬;张仲用;王宏亮;王典;仲伟;彭建茂;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H12/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汤俊明 |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芯柱式 高耸 桅杆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高耸桅杆。芯柱式高耸桅杆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通过用绑扎于钢构件或混凝土构件上的第一链式起重机把分成4.5~6米长的芯柱从建筑物的边缘部位水平运至基座处;步骤二,第一段芯柱到位后,用第二、第三链式起重机分别吊住芯柱两侧的吊钩,竖起提升至离开基座面4.5~6米停止操作;步骤三,把第二段芯柱用第一起重机运至基座处,用第四第五链式起重机分别吊住芯柱两侧的吊钩,竖起与第一段芯柱对接焊接,换第四、第五链式起重机继续往上提升;此时并把吊钩割下;同时即把第一段的油漆面漆涂刷完成,并把后续的装饰装修工作也一起完成;步骤四,重复步骤二和三完成整个拼接安装。本发明安全方便,操作简单,造价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耸桅杆, 尤其涉及芯柱式高耸桅杆。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超高层建筑或标志性建筑的顶端都设有用于发射电视电讯信号或起避雷作用的桅杆,在施工安装这些芯柱式塔桅时,由于再升高塔式起重机不太可能,也不经济;因此,比较常用的安装方式是:采用随着高度不断升高的把杆式起重系统和在基底顶升的顶升系统两种。把杆式起重系统存在着安全隐患大,拆除安装杆件复杂等缺陷;而顶升安装又存在着费用居高不下,需要专业单位和人员来完成的困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芯柱式高耸桅杆施工方法。本发明安全方便,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专业人员、专业单位和设备,造价低廉。质量良好。
为解决上述问题,芯柱式高耸桅杆施工方法,它包括:
步骤一,通过用绑扎于钢构件或混凝土构件上的第一链式起重机把分成4.5~6米长的芯柱从建筑物的边缘部位水平运输过来;芯柱两侧用钢丝绳绑扎构成吊钩;
步骤二,第一段芯柱运至基处后,用第二、第三链式起重机分别吊住芯柱两侧的吊钩,慢慢竖起,往上提升,至离开基座面4.5~6米停止操作;
步骤三,把第二段芯柱也用第一起重机运至基座处,用第四第五链式起重机分别吊住芯柱两侧的吊钩,慢慢竖起;与第一段芯柱对接,可采用对接锚板等临时措施,矫正接口质量符合规范要求。之后焊接,检测合格后,第四、第五链式起重机继续往上提升;此时换下第二、第三链式起重机,并把它们使用的吊钩割下,连接处打磨,补油漆;在第四、第五链式起重机往上提升过程中即把第一段的油漆面漆涂刷完成,并把后续的装饰装修工作也一起完成,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步骤四,重复步骤二和三,完成整个拼接安装任务。
所述的芯柱式高耸桅杆施工方法,所述步骤一还包括在构件下方放置可以循环使用的滚杠。
所述的芯柱式高耸桅杆施工方法,所述步骤二还包括,所述第四第五起重机与第二、第三起重机垂直或平行吊挂在钢结构构件或混凝土构件上。
所述的芯柱式高耸桅杆施工方法,它还包括:安装时注意把芯柱穿过的几层水平支撑不要全部安装,先遗留几个待芯柱整体就位调整合格后再安装,以便给安装芯柱提供较为宽裕的空间。最后安装芯柱的最上部斜支撑。
所述的芯柱式高耸桅杆施工方法,它还包括:安装时,芯柱出基座面超过2米,即在2米处设置带有活口的安全拖拉绳,绳子的数量最少三个,在三个各呈120°度方向把芯柱拉住;待整个芯柱安装完成,矫正合格后,松开缆风绳,结束工作。
本发明通过几组链式起重机可以实现对高耸芯柱式桅杆进行平台安装;安全方便,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专业人员、专业单位和设备,造价低廉;在基座处重复操作,在出基座面时即完成后续油漆补涂等工序,一次成功,施工安装质量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芯柱式高耸桅杆施工方法,使用的工具和材料主要包括:5~6个3~5吨的链式起重机;若干段钢丝绳;若干段钢管(或原木)滚杠;若干组用直径18的一级钢煨成的吊钩。安装用的电焊机、砂轮打磨机。
安装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674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