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酯交换高沸物生成聚酯树脂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465267.7 | 申请日: | 2016-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0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 发明(设计)人: | 曾少华;顾爱国;韩继明;周国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可奥熙光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63/672 | 分类号: | C08G63/672;C08G63/8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换 高沸物 生成 聚酯树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新材料领域,特别是对树脂镜片单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沸物进行综合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眼镜镜片除了采用有机玻璃外,采用具有优良的光学特性的合成树脂作为镜片材料的开发正在不断的发展;树脂镜片与无机玻璃相比,具有重量轻、透明度高、抗冲击、易加工等特点;在生产树脂镜片单体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高沸物,高沸物目前被当作固体废弃物处理,属于固体废弃物,单纯采用焚烧的方法,不仅处理费用较高,消耗能源及有废气废渣产生,而且处理过程中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另外在高沸物正常生产情况下,处置费用在7~10万/月左右,对企业来讲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酯交换高沸物生成聚酯树脂的方法,通过向高沸物内加入新原料进行反应,使高沸物得以综合利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酯交换高沸物生成聚酯树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准备,2)投料反应、3)加入亚磷酸、4)加入TMA、5)加入促进剂、6)生成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
1)、原料准备:以重量%计,其组份为:EG 5~10%、DEG 8.5~15%、MPO 2~3.5%、TMP3~5%、PE 3~5%、PTA40~45%、催化剂二丁基氧化锡0.02~1.2%、高沸物固废15~20%、亚磷酸0.003~0.1%、TMA3.5~12%、促进剂苄基三乙基氯化铵1.3~1.5%;
2)、投料反应:将EG 5~10%、DEG 8.5~15%、MPO 2~3.5%、TMP3~5%、PE 3~5%、PTA40~45%、催化剂二丁基氧化锡0.02~1.2%、高沸物固废15~20%投入反应釜内升温并搅拌,当温度至180℃出酯化水,开始对酯化水进行收集;
3)、加入亚磷酸:在反应釜的温度逐步提高至200~250℃时,产生的酯化水收集完成,降低反应釜的温度,待蒸馏塔顶温度下降至90℃时取样,后加入亚磷酸0.003~0.1%;
4)、加入TMA:将步骤3)取样的反应物进行分析,要求反应物的酸值范围为20~30,再加入TMA3.5~12%,升温到210~270℃搅拌1h;
5)、加入促进剂:加入促进剂苄基三乙基氯化铵1.3~1.5%,在190~200℃温度下搅拌30min;
6)、生成聚酯树脂:降温至180℃,放料冷却即为聚酯树脂。
本发明,通过综合利用节省后期对高沸物进行处置的费用,很好的免去了高沸物在处理过程对环境产生的二次污染,而且将高沸物变废为宝生成聚酯树脂,可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利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酯交换高沸物生成聚酯树脂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准备,配比为按重量%计:取乙二醇EG 5%、二乙二醇DEG 13%、丙二醇MPO 3.5%、三羟甲基丙烷TMP 5%、季戍四醇PE 5%、精对苯二甲酸PTA 40%、催化剂0.1%、高沸物(固废)20%、亚磷酸0.1%、偏苯三酸酐TMA7%、促进剂1.3%,所述促进剂为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催化剂为二丁基氧化锡;
2、投料反应,将乙二醇EG 5%、二乙二醇DEG 13%、丙二醇MPO 3.5%、三羟甲基丙烷TMP5%、季戍四醇PE 5%、精对苯二甲酸PTA40%、催化剂二丁基氧化锡0.1%、高沸物(固废) 20%投入反应釜内,升温搅拌,当温度至180℃出酯化水,开始对对酯化水进行收集;
3、加入亚磷酸:在反应釜的温度逐步提高至200℃时,产生的酯化水收集完成,降低反应釜的温度,待蒸馏塔顶温下降至90℃时取样后加入亚磷酸0.1%;
4、加入TMA:将步骤3)取样的反应物进行分析,要求反应物的酸值范围为20~30,再加入偏苯三酸酐TMA7%,在210℃温度下下搅拌1h;
5、加入促进剂:加入促进剂苄基三乙基氯化铵1.3%,在190℃温度下搅拌30min;
6、生成聚酯树脂,降温至180℃时放料冷却即为聚酯树脂。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酯交换高沸物生成聚酯树脂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可奥熙光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可奥熙光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652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