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浇筑筒型构件的内模板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463265.4 | 申请日: | 2016-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2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强鹏;钱少波;陈忠兵;张林;丁少龙;田华;吴廷勇;吴真赞;芮兴龙;魏礼军;冷晓威;吉明军;杨春生;勇跃山;王冉;何锁岩;陈辉;杨煜;王英;曹少卫;王沧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5/06 | 分类号: | E04G15/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5 | 代理人: | 周志宏 |
| 地址: | 200331 上海市普陀区交***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浇筑 构件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构件的加工,尤其是涉及一种浇筑筒型构件的内模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绿色、科技、节能、环保、节材等诸多理念越来越体现在建筑设计与规划中,部分建筑功能的实现对复杂形状建筑构件的浇筑成型和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南京市紫金(建邺)科技创业特别社区的三层大型地下车库,其地库照明系统应用光导照明导光管采光系统。其建筑功能的实现构件是:地下室顶板上现浇高度为1850mm,内径为φ600mm,外径为φ1100mm/900mm,壁厚为250mm/150mm,顶部为60mm宽,60mm高环形檐口造型的圆筒型现浇混凝土构件,其φ600mm内径圆成型及垂直度控制要求高,且周转施工数量多,成型标准化及高效施工难度较大。若采用传统的木模板或者新型中空塑料模板,现场裁剪拼装的工艺,虽然可以满足正常安装和拆除的施工要求,但模板裁剪拼装过程复杂,工效低,浇筑振捣过程易变形,无法实现标准化高效成型施工;采用加工定制圆模工艺,虽然可以保证浇筑成型效果,但无法避免拆除过程中对模板的损坏,尤其是φ600mm,高度1850mm的内筒模板,因空间狭窄,难以实现无损拆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以循环使用、且装拆方便、效率高的浇筑筒型构件的内模板。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浇筑筒型构件的内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弧形组件、脱模机构,其中:
所述弧形组件由大弧形板、中弧形板、小弧形板、插销杆组成,所述中弧形板、小弧形板的一端通过铰销铰接连接在大弧形板的两侧,中弧形板与小弧形板的另一端通过插销杆插接连接;
所述脱模机构设有第一提升杆系、第二提升杆系,各提升杆系均含提升杆、两组以上的撑杆组件,所述撑杆组件为两相同的杆件,两相同杆件的一端共同铰接连接在提升杆上的铰销上;
所述小弧形板与大弧形板之间安装有脱模机构的第一提升杆系,脱模机构的撑杆组件沿内模板轴线方向设置,撑杆组件的两相同杆件的另一杆端分别铰接连接在小弧形板与大弧形板上。同样,所述中弧形板与大弧形板之间安装有脱模机构的第二提升杆系,脱模机构的撑杆组件沿内模板轴线方向设置,撑杆组件的两相同杆件的另一杆端分别铰接在中弧形板与大弧形板上。
所述大弧形板、中弧形板、小弧形板的内表面设有若干横向筋,横向筋在各弧形板的板端处设有倒角。
所述大弧形板、中弧形板、小弧形板的内表面设有竖向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本发明提出的浇筑筒型构件的内模板,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弧形组件的铰接和插接连接得到筒型构件内壁的几何尺寸,当需浇筑时脱模机构撑杆的张开,进一步确保内模板的稳定,保证了浇筑质量;当需脱模时先解除插销杆的约束,再通过提升杆收拢撑杆,令小、中弧形板绕绞点转动,内模板呈收缩状,从而顺利脱模。本发明耗材少,操作简单,可循环使用,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出的一个实施例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中,一种浇筑筒型构件的内模板,包括有弧形组件、脱模机构,其中:
所述弧形组件由大弧形板1、中弧形板2、小弧形板3、插销杆4组成,所述中弧形板2、小弧形板3的一端通过铰销5铰接连接在大弧形板1的两侧,中弧形板2与小弧形板3的另一端通过插销杆4插接连接;
所述脱模机构设有第一提升杆系8、第二提升杆系9,各提升杆系均含提升杆11、两组以上的撑杆组件,所述撑杆组件为两相同的杆件12,两相同杆件12的一端共同铰接连接在提升杆11上的铰销上;
所述小弧形板3与大弧形板1之间安装有脱模机构的第一提升杆系8,脱模机构的撑杆组件沿内模板轴线方向设置,撑杆组件的两相同杆件12的另一杆端分别铰接连接在小弧形板3与大弧形板1上。同样,所述中弧形板2与大弧形板1之间安装有脱模机构的第二提升杆系9,脱模机构的撑杆组件沿内模板轴线方向设置,撑杆组件的两相同杆件12的另一杆端分别铰接在中弧形板2与大弧形板1上。本实施例中,撑杆组件供设三组,沿弧形板的轴线布置,分别安装在弧形组件的上部、中部和下部。
本发明进一步采取如下措施:所述大弧形板、中弧形板、小弧形板的内表面设有若干横向筋6,横向筋在各弧形板的板端处设有倒角。所述大弧形板、中弧形板、小弧形板的内表面设有竖向筋7。横向筋及竖向筋的设置可提高弧形板的强度和刚度,不易变形,成型质量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632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位导正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LED芯片刮片测试的固定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