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薄层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61411.X | 申请日: | 2016-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7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刘轶群;张傲率;潘国元;张杨;严昊;徐健;郭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71/74 | 分类号: | B01D71/74;B01D69/12;B01D69/02;B01D6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刘华联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薄层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菌薄层复合膜,其包括由支撑层和功能层组成的薄层复合膜以及位于薄层复合膜的功能层表面的抗菌层;
其中,所述抗菌层为含有抗菌纳米粒子的交联羧化壳聚糖膜;所述交联羧化壳聚糖的交联度为10%-50%;
所述抗菌薄层复合膜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步骤A,采用羧化壳聚糖涂覆液对薄层复合膜的功能层表面进行涂覆处理,后经干燥处理,制得位于功能层表面的羧化壳聚糖膜;其中,所述羧化壳聚糖涂覆液的质量浓度为0.04wt%-0.3wt%;
步骤B,将羧化壳聚糖膜经抗菌纳米粒子中的金属离子对应的盐溶液以及交联剂溶液的浸润处理,后经热处理,制得抗菌薄层复合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薄层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层复合膜包括复合纳滤膜和/或复合反渗透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薄层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纳米粒子包括金属单质和/或金属氧化物;所述金属包括银和/或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薄层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纳米粒子的粒径为10-60n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抗菌薄层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中抗菌纳米粒子的质量含量为0.5wt%-5.0wt%。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抗菌薄层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步骤A,采用羧化壳聚糖涂覆液对薄层复合膜的功能层表面进行涂覆处理,后经干燥处理,制得位于功能层表面的羧化壳聚糖膜;其中,所述羧化壳聚糖涂覆液的质量浓度为0.04wt%-0.3wt%;
步骤B,将羧化壳聚糖膜经抗菌纳米粒子中的金属离子对应的盐溶液以及交联剂溶液的浸润处理,后经热处理,制得抗菌薄层复合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羧化壳聚糖涂覆液中的羧化壳聚糖的羧化度为60%-90%;所述羧化壳聚糖涂覆液中的羧化壳聚糖的粘均分子量为1万-100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羧化壳聚糖涂覆液中的羧化壳聚糖的粘均分子量为8万-30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羧化壳聚糖涂覆液的质量浓度为0.12wt%-0.2wt%。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涂覆处理的时间为10-60s;
所述干燥处理的温度为40-150℃;所述干燥处理的时间为1-10min。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涂覆处理的时间为20-40s;所述干燥处理的温度为50-120℃;所述干燥处理的时间为3-6min。
12.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抗菌纳米粒子中的金属离子对应的盐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wt%-5.0wt%。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抗菌纳米粒子中的金属离子对应的盐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wt%-2.5wt%。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抗菌纳米粒子中的金属离子对应的盐包括硝酸银、硫酸铜、氯化铜、硫酸亚铜和硝酸亚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15.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5wt%-0.4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6141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