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铝板基的印刷版涂布层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61390.1 | 申请日: | 2016-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79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林;柳荣辉;陈纲;吴方曾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新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3/407 | 分类号: | B41J3/407;B41J2/01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铝板基 印刷 版涂布层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板基印刷领域,具体是指基于铝板基的印刷版涂布层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CTP(Computer-to-plate),即脱机直接制版,CTP直接制版机与照排机结构原理相仿。计算机直接制版是采用数字化工作流程,直接将文字、图像转变为数字,直接生成印版,省去了胶片这一材料、人工拼版的过程、半自动或全自动晒版工序。铝板基印刷版在制作过程中,在CTP版的预处理工序中,铝板基需要先后进行初次碱洗、干燥、酸洗中和、电解粗化、二次碱洗、阳极氧化以及氧化后处理,其中电解粗化是指利用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原理使光滑的铝板表面粗糙化,形成砂目,以增强铝板表面的附着力;而CTP版的涂布工序结束后,需要对涂布层进行烘干处理、真空喷粉处理等。
而现有技术中,对铝板基涂层进行烘干时,通常采用气泵将热空气打入喷管中,热气流直接喷射在铝板的正反两面,但是利用高速的热流喷射会造成巨大的耗气量,并且在电解粗化后的铝板基涂层上会出现局部干燥效果不佳的问题,即导致在耗用气量较大的前提下,铝板基的干燥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铝板基的印刷版涂布层处理系统,在减小耗用气量的前提下,提高铝板基的干燥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铝板基的印刷版涂布层处理系统,包括开口端向下的U形罩体,在所述罩体开口端内壁上转动设置有多个并排分布的辊筒,两个主气管分别置于罩体两侧外壁,且主气管上端贯穿罩体侧壁后向其内部水平延伸,罩体进口端的两侧内壁上段对称设置有两个上支杆,在罩体出口端的两侧壁下段对称设置有两个下支杆,上支杆以及下支杆的末端均安装有橡胶轮,两个相对设置的橡胶轮之间留有间隙,铝板基置于间隙内,在主气管下段设有支气管,支气管末端贯穿罩体侧壁后向其内部水平延伸,在所述主气管延伸段末连接有上喷头,在支气管延伸段末连接有下喷头,在上喷头上开有多个上喷孔,在下喷头上开有多个下喷孔,所述上喷孔中的直射流对应铝板基上端部的侧壁,所述下喷孔中的直射流对应铝板基中部的侧壁。针对现有技术中对铝板基在涂布层烘干处理工序中的干燥效果不明显,耗用气量大的问题,发明人改变现有的干燥方式,将铝板基涂布层的干燥工序放置在罩体内进行,利用上喷头与下喷头上的喷气孔喷射气流连续对铝板基的涂布层两侧进行冲洗,大大降低热气流的耗用气量,同时提高铝板基涂布层的干燥效果。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在罩体进口端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上支杆,上支杆末端安装有橡胶轮,且两个橡胶轮之间的间隙构成铝板基的行走通道,将铝板基沿间隙方向放置在辊筒上,转动辊筒使得铝板基在罩体内发生水平移动,同时向主气管中注入热气流,使得上喷头与下喷头分别通过上喷孔、下喷孔对铝板基的侧壁进行干燥,而上喷孔所产生的直射流对应铝板基最上端的侧壁,下喷孔所产生的直射流对应铝板基中部的侧壁,铝板基直接移动,多个上喷孔中的直射流开始对铝板基上端侧壁进行烘干,而涂层中残留的水汽与热气流组成混合流体沿铝板基侧壁向下移动,同时多个下喷孔中的直射流开始对铝板基下端侧壁进行烘干,同时下喷孔中的直射流在带走铝板基下端侧壁的残留水分的同时,还将铝板基上端侧壁下移的混合流体一并带走,并且向下移动的混合流体可对下喷孔中直射流在铝板基侧壁上形成的反弹部分进行阻挡,避免下喷孔中的直射流将残留的水分喷溅至已经完成干燥的部分上,以加强铝基板涂层的干燥效果。
所述上喷头轴向长度为所述铝板基长度的二分之一。上喷头的上喷孔产生直射流对铝板基上端侧壁进行干燥,而铝板基在多个辊筒上持续移动,即铝板基与多个上喷孔之间实现相对位移,上喷孔的直射流则对铝板基进行连续不间断的烘干,防止在铝板基涂层上遗留部分水分,而为进一步减少热气流的耗用,将上喷头的轴向长度设置成铝板基长度的二分之一,利用铝板基在辊筒上持续移动,上喷头上的多个上喷孔足够对铝板基上的相同部分进行多次冲刷,以确保干燥效果。
所述上喷孔的内径大于所述下喷孔的内径。作为优选,为降低下喷孔中的直射流在铝板基下端侧壁上的反弹量,将上喷孔的内径设置成大于下喷孔的内径,使得铝板基上端侧壁上向下顺沿的混合流体的动能大于铝板基中部侧壁上向上反弹的混合流体的动能,减小混合流体的溅洒量,保证混合流体统一沿铝板基侧壁向下移动。
在罩体内,所述主气管的水平延伸长度大于所述支气管的水平延伸长度。作为优选,由于下喷头能对铝板基侧壁进行二次烘干,因此以降低耗气量为前提,上喷头与下喷头相比,更加靠近铝板基侧壁,即更多的热气流用于对铝板基侧壁的初次干燥,以实现铝板基干燥效果的最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新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613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