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弯模具存放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452629.9 | 申请日: | 2016-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0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 发明(设计)人: | 范佳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思杰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H5/00 | 分类号: | B25H5/00;B21D37/14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11 | 代理人: | 陆华君 | 
| 地址: | 215615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折弯 模具 存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折弯模具的存放、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弯模具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钣金行业飞速发展,折弯样式、规格越来越多,在折弯不同厚度板材及不同规格的形状时,需要使用不同的模具,这样备用模具数量就非常多,模具存放就成为了一个问题,现在多是采用平铺的存放方式,占地面积大,长期平铺还会使模具刃口直线度出现问题,同时模具重量较大,搬运困难,换模过程中,可能出现模具掉落损坏模具及砸伤工作人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弯模具存放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折弯模具存放装置,包括支架、上底板、下底板、至少一折弯板、至少一角铁和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可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架的下方,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分为上下两层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折弯板和角铁分别固定于下底板和上底板对应位置。
优选的,在上述的折弯模具存放装置中,所述支架包括一水平设置的底板、以及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方的四根支撑杆,该四根支撑杆垂直设置,所述上底板和所述下底板为上下两层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上。
优选的,在上述的折弯模具存放装置中,所述折弯板与所述角铁成对使用。
优选的,在上述的折弯模具存放装置中,所述角铁设于对应所述折弯板垂直正上方。
优选的,在上述的折弯模具存放装置中,所述角铁与上底板成四十五度且开口向下固定。
优选的,在上述的折弯模具存放装置中,所述上底板和所述下底板的间距大于要存放模具的宽度。
优选的,在上述的折弯模具存放装置中,所述角铁最低端与对应所述折弯板最顶端间距小于要存放模具的宽度。
优选的,在上述的折弯模具存放装置中,所述角铁与所述折弯板内设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新型装置便于存放运输,减少工作人员换模时的体力消耗,避免冲模搬运过程掉落的危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折弯模具存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图1所示,折弯模具存放装置,,包括支架01、上底板02、下底板03、至少一折弯板05、至少一角铁04和万向轮06,万向轮06可转动安装于支架01的下方,上底板02和下底板03分为上下两层固定于支架01上,折弯板05和角铁04分别固定于下底板03和上底板02对应位置。
进一步地,支架01包括一水平设置的底板0101、以及安装于底板0101上方的四根支撑杆0102,该四根支撑杆0102垂直设置,上底板02和下底板03为上下两层固定于支撑杆0102上。
进一步地,折弯板05与角铁04成对使用。
进一步地,角铁04设于对应折弯板05垂直正上方。
进一步地,角铁04与上底板02成四十五度且开口向下固定。
进一步地,上底板02和下底板03的间距大于要存放模具的宽度。
进一步地,角铁04最低端与对应折弯板05最顶端间距小于要存放模具的宽度。
进一步地,角铁04与折弯板05内设有橡胶垫。
本新型装置便于暂存运输,减少工作人员换模时的体力消耗,避免冲模搬运过程掉落的危险,同时减少存放所需空间,模具垂直存放可以保护刀刃不受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思杰五金工具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思杰五金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526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