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长宽比钢骨混凝土柱及其构造和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44625.6 | 申请日: | 2016-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37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章一萍;张春雷;隗萍;周练;唐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4C3/32 | 分类号: | E04C3/32;E04C3/3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宋辉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长宽 钢骨 混凝土 及其 构造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构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长宽比钢骨混凝土柱及其构造和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城市建筑正逐步从高层向超高层快速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对结构竖向构件有着更高的抗震要求,同时,为满足承载能力、刚度等需求,通常只能加大柱的截面尺寸而形成“胖柱”,影响了建筑使用空间。钢骨混凝土由于具有更高的强度、刚度、延性,并能够减小柱截面面积、节约建筑空间,因此广泛应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
但实际工程中,钢骨混凝土柱常在某一方向上的尺寸受到限制,出现大长宽比矩形截面钢骨混凝土柱,柱中也常采用大长宽比的钢骨。长向钢骨的长度与短向钢骨长度之比为2~3,本文称之为大长宽比钢骨;含大长宽比钢骨的钢骨混凝土柱,本文称为大长宽比钢骨混凝土柱。为使钢骨与混凝土有效协同工作,大长宽比矩形钢骨混凝土柱中需布置多肢封闭箍筋,钢骨腹板上将大量开孔,导致钢骨腹板强度被削弱,影响构件安全性,同时施工操作困难、费时费力;此外,为解决长钢骨腹板与混凝土之间的滑移问题,需在钢骨上布置大量栓钉,这也将造成施工操作困难。然而,现行规范《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YB 9082)、《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 138)等相关设计规范中多为方柱的构造要求,没有对大长宽比钢骨混凝土柱做出相应的规定,国内外均缺乏相关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长宽比钢骨混凝土柱及其构造和施工方法,以解决实际工程中,箍筋穿腹板施工困难大、工期长的问题,填补了大长宽比钢骨混凝土柱构造和施工上的技术空白。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长宽比钢骨混凝土柱,包括钢骨架和混凝土,所述钢骨架包括钢骨、箍筋、栓钉和纵筋;所述钢骨由钢骨翼缘和钢骨腹板连接构成;所述钢骨腹板上设有腹板孔;所述箍筋包括多组U型箍筋和多条封闭箍筋;每组U型箍筋由两个U型箍筋构成,分别从钢骨腹板两侧穿过钢骨腹板连接成封闭结构的箍筋;所述封闭箍筋置于钢骨腹板两侧,与设在钢骨腹板两侧、靠近钢骨腹板及钢骨腹板孔处的纵筋绑扎;所述栓钉设在钢骨腹板较长一侧,栓钉与箍筋交错布置;混凝土浇筑在钢骨架上。
进一步,上述大长宽比钢骨混凝土柱通过如下方法构造而成,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多组U型箍筋和多条封闭箍筋;所述每组U型箍筋由两个U型箍筋构成;
2) 在钢骨腹板上每间隔3~5倍箍筋间距打孔,所述每组U型箍筋中的一个U型箍筋从腹板孔的一侧穿过,另一个U型箍筋从腹板孔的另一侧穿过,再将这两个U型箍筋焊接起来,形成一个封闭结构的箍筋;
3)将步骤1)所述的封闭箍筋,置于钢骨腹板两侧;
4)在钢骨腹板两侧、靠近钢骨腹板及腹板开孔处设置纵筋,并与2)和3)所述的箍筋绑扎;
5)在钢骨腹板的较长一侧上设置栓钉,栓钉固定在钢骨腹板上;
6)栓钉与箍筋竖直方向上交错布置。
大长宽比钢骨混凝土柱主要由上述步骤构造而成,但不限于上述步骤所述的流程顺序。
优选地,上述构造方法步骤2)中所述U型箍筋为对称或不对称U型;每组U型箍筋可以连接构成一个封闭的多边形结构。
优选地,上述构造方法步骤3)中所述封闭箍筋为矩形。
优选地,上述构造方法步骤5)中所述栓钉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钢骨腹板上。
优选地,上述构造方法步骤5)中所述栓钉竖向间距为1~2倍箍筋间距。
进一步,本申请还提供了通过上述方法构造而成的一种大长宽比钢骨混凝土柱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在钢骨腹板的纵向间隔3-5倍箍筋间距开腹板孔;
2)在钢骨腹板的较长一侧上设置栓钉,栓钉固定在钢骨腹板上,栓钉与腹板上开的孔错开,不在一个水平面上;
3)准备多组U型箍筋和多条封闭箍筋;所述每组U型箍筋由两个U型箍筋构成;
4)在钢骨腹板两侧、靠近钢骨腹板及腹板开孔处设置纵筋;
5)所述每组U型箍筋中的一个U型箍筋从腹板孔的一侧穿过,另一个U型箍筋从腹板孔的另一侧穿过,再将这两个U型箍筋焊接起来,形成一个封闭结构的箍筋;
6)将3)所述的封闭箍筋,置于钢骨腹板两侧;
7)将5)和6)所述的箍筋与4)设置的纵筋绑扎;
8)支模,浇筑混凝土。
在实际的现场应用中,钢骨架中还布置多条其他钢筋,以增强混凝土柱的强度。所述其他钢筋与钢骨架绑扎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未经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446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