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44472.5 | 申请日: | 2016-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2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范思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华舰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26 | 分类号: | C04B28/26;C04B24/38;C04B14/4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11 | 代理人: | 陆华君 |
地址: | 215624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矿渣棉是利用高炉矿渣为主要原料,添加部分调质剂,经熔化后采用高速离心或喷吹法等工艺制成的丝状无机纤维。它具有导热系数小、不燃烧、对人体无害、使用寿命长、隔音效果好、质量轻、使用温度范围宽、防蛀、价廉、耐腐蚀、化学稳定性好、吸声性能好等特点,可用于建筑物的填充绝热、吸声、隔声及各种热力设备填充隔热等。
目前国内一般是用冷态高炉渣、玄武岩为主要原料,以一定比例的硅石、白云石等为调质材料,加入焦炭,通过冲天炉加热熔融,制备出矿渣棉。但是,近年来,随着玄武岩、硅石、焦炭使用量急剧扩大,造成资源紧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另外,冷态块状矿渣原料的生产也日益减少,加上冲天炉对环境的影响和渣系均化不完全造成矿渣棉质量不稳定等因素,使得冷态生产矿渣棉技术发展受到限制。热态高炉渣生产矿渣棉的主要难点是在冷态固体的调质剂与热熔液态的高炉渣的混合均化技术上,即在高温时,调质材料的加入方式、固体的融化及与渣液的混合,使渣系达到均质、均温都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渣棉纤维松散,获得松棉;
(2)、将粘结剂和水搅拌均匀,获得粘浆,其中粘结剂为水玻璃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的混合液,粘结剂与水的比例为1/2~3/4,水玻璃和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质量比为3:1~4:1;
(3)、将松棉和粘浆搅拌混合,使得粘浆均匀分布在纤维表面,获得混合料;
(4)、将混合料加入模具中,施加一定的压力成型,成型压力为3000~3500N,成型时间20~25分钟,干燥后获得成品。
优选的,在上述的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
优选的,在上述的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水玻璃的组份包括:Na2O17.8%;SiO2 42.3%;余量为水。
优选的,在上述的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棉渣纤维,按照重量比包括:SiO232.2%;CaO 32.7%;MgO 9%;Al2O3 14.5%;K2O 0.6%;Fe2O3 7.4%;Na2O 0.3%,余量为S。
优选的,在上述的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棉渣纤维的制备方法:采用氮气射流将液态高炉渣冲击破碎,高炉渣经过高速气流破碎成高炉渣滴,然后拉伸呈熔渣纤维。
优选的,在上述的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液态高炉渣以300~500g/min的速度从喷嘴口流出。
优选的,在上述的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控制液态高炉渣的温度为1200~300℃。
优选的,在上述的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喷吹渣液的压缩空气分压为4.8~5.2kg/cm3,风量为2.7~3.2m3/min。
优选的,在上述的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中,拉伸呈熔渣纤维后,在氮气冷却下,温度降低至60~1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获得的纤维板的容重为270kg/m3,而且具有良好的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棉渣纤维的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下列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渣棉纤维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华舰五金工具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华舰五金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444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