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辅助吸种自扰动排种盘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40418.3 | 申请日: | 2016-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68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史嵩;付乾坤;周纪磊;荐世春;刘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 代理人: | 纪艳艳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辅助 扰动 排种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种盘,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吸式排种器的二次辅助吸种自扰动排种盘,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气吸式排种器因其高速、精密的特点,成为了大粒种子精密播种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充种是气吸式排种器工作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后续各环节的基础。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扰种装置将种子扰动至“沸腾”状态,以降低种间阻力,而后利用气流在排种盘上的充种型孔两侧形成压力差,将种子吸附在排种盘上,种子随排种盘转动脱离密集堆积的种群,并由排种器排出。如果该环节失败,即使后续环节顺利,也必然会造成空穴、漏播。
随着播种机作业速度和排种器转速的提升,充种型孔处气流力作用时间缩短、种子充填几率降低,易造成漏播甚至出现连续空穴,严重影响播种机作业质量。因此,充种性能是限制气吸式排种器作业速度提升的“瓶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大粒种子气吸式精密排种器在高速作业情况下充种时间短,容易造成种孔漏充而形成漏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气吸式排种器的二次辅助吸种自扰动排种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次辅助吸种自扰动排种盘,包括盘体,在盘体上设置有安装孔、定位孔、充种型孔、搅种槽及清种槽;盘体中心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外围设置有定位孔;盘体周边均匀分布有多个充种型孔,每个充种型孔内侧对应设置有搅种槽;盘体背面设置有与排种器的清种轮啮合的清种槽,清种槽与充种型孔位置对应。
上述二次辅助吸种自扰动排种盘,搅种槽在盘体边缘均匀分布,搅种槽边缘包括依次连接的曲线AF、曲线AB、曲线BC、曲线CD、曲线ED和曲线EF,曲线AF、曲线AB、曲线EF和曲线DE均为圆弧,曲线AF与充种型孔同心设置,曲线CD为二次投种拟合曲线,曲线BC为过渡曲线,其中
二次投种拟合曲线的公式如下:
,R为渐开线的基圆半径,R=72.5mm到92.5mm。
上述二次辅助吸种自扰动排种盘,搅种槽的底面长度大于种子平均长度的2倍,搅种槽底面宽度大于种子的平均长度,搅种槽的深度为种子平均厚度的1/2。
上述二次辅助吸种自扰动排种盘,充种型孔为30-40个,充种型孔在盘体边缘均匀分布,且充种型孔截面为圆形。
上述二次辅助吸种自扰动排种盘,清种槽整体呈矩形,其中一边为圆弧状。
上述二次辅助吸种自扰动排种盘,定位孔有2个,位于安装孔两侧,两个定位孔到安装孔中心的距离相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排种盘能够在作业过程中将静止的种堆扰动起来,降低种间阻力,使单个种子脱离种堆的束缚,易于吸附在排种盘上,搅种槽能够将未被吸附的种子带至一定高度落下,使漏充的种孔获得二次充种的机会,从而有效的提高排种器的充种性能,避免漏播和空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后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搅种槽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三维效果图。
图中:1、盘体,2、充种型孔, 3、搅种槽, 4、定位孔,5、安装孔, 6、清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图2及图,4,一种二次辅助吸种自扰动排种盘,包括盘体1,在盘体1上设置有安装孔5、定位孔4、充种型孔2、搅种槽3及清种槽6;盘体1中心设置有安装孔5,安装孔5外围设置有定位孔4;盘体1周边均匀分布有多个充种型孔2,每个充种型孔2内侧对应设置有搅种槽3;盘体1背面设置有清种槽6,清种槽6与充种型孔2位置对应。
参考图3,搅种槽3在盘体1边缘均匀分布,搅种槽3边缘包括依次连接的曲线AF、曲线AB、曲线BC、曲线CD、曲线ED和曲线EF,曲线AF、曲线AB、曲线EF和曲线DE均为圆弧,曲线AF与充种型孔2同心设置,曲线CD为二次投种拟合曲线,曲线BC为过渡曲线,其中二次投种拟合曲线的公式如下:
,R为渐开线的基圆半径,R=72.5mm到92.5mm。
本实施例中,搅种槽3的底面长度大于种子平均长度的2倍,搅种槽3底面宽度大于种子的平均长度,搅种槽3的深度为种子平均厚度的1/2。这种尺寸可以保证一到两粒种子被带出种堆一定距离后落下,防止无种子带出或种子带出后不能下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404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性器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缝纫线自动包装机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