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式可控震源抛物线Radon变换压制并行震源串扰噪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39306.6 | 申请日: | 2016-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54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姜弢;汪彦龙;徐学纯;贾海青;岳永高;邹艳艳;晁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王立文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式 可控 震源 抛物线 radon 变换 压制 并行 噪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式可控震源并行震源地震勘探时压制串扰噪声的方法,尤其是电磁式可控震源抛物线Radon变换压制并行震源串扰噪声方法。
背景技术:
多震源激发就是在多个不同位置上激发多个震源并行工作,因此得到的地震记录是一种由多个震源产生的混合地震记录,提高并行震源地震勘探数据质量,但多震源地震数据为并行处理问题。博士论文“电磁式可控震源地震信号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中”运用多方向中值滤波技术压制并行震源带来的干扰噪声,但该方法往往需要多次迭代才能达到较好信噪比,数据处理速度较慢,信号细节有一定损失,CN104765069A公开的“一种压制同步激发采集领炮干扰方法”提出采用alpha-trimmed矢量中值阈值滤波去除随机噪声,该方法算法容易引入高频干扰,CN103675903A公开的“一种随机去噪多震源地震波场分离方法”没有明确指出压制噪声方法,CN104536034A公开的“多震源并行激发采集与混合地震记录分离方法”适于多震源采用互异控制信号时的噪声压制,而当前大部分并行震源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控制信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磁式可控震源抛物线Radon变换压制并行震源串扰噪声方法。
本发明的主要思想是:
多震源并行激发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但采集得到的地震数据同时混合了来自多炮点的多个并行震源地震信号,这样获得的数据并不能直接使用,本发明是通过将多源地震记录即共炮点道集转换到共接收点道集后,通过Radon正变换后在Radon域里分离有效信号与串扰噪声,去噪后再进行Radon反变换,实现了多源地震记录中包含串扰噪声的随机噪声压制。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电磁式可控震源抛物线Radon变换压制并行震源串扰噪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勘探区域内,采用多个震源构成一组并行震源,采用近同时激发,令各震源并行工作,获得共炮点地震记录集,各地震记录均含有来自其它炮点的串扰地震信号;
b、进行共炮点道集到共检波点道集的转换,此时并行震源的串扰噪声表现为随机噪声形式;
c、在共接收点道集中运用抛物线Radon正变换。如公式:
U=LT(LLT+λE)-1d(1)
这里d是t-x域数据,U是τ-q域数据,其中:
L称为变换算子,包括nq行,nx列,L的第i行第k列对应的元素i=1,2…nq,k=1,2…nx,j为虚数单位,ω为角频率,LT为L共轭转置算子,λ为阻尼因子,一般取0.1≤λ≤1,E为单位矩阵,nx为检波点的采集道数;nq采用如下方式定义,任取满足的q值,其中xmax为最大偏移距,Δx为道间距,f为地震波最小频率,令Δq为曲率采样间隔,任取满足的Δq值,定义,qi=-|q|+i·Δq,xk=10k;
d、根据U,绘制τ-q域图像,其有效信号呈规律的点状或拖长点状,其余为噪声信号,保留U中有效信号,其余数据置0,得到U';
e、对U'进行抛物线反Radon变换,具体如公式
d'=LU'(3)
其中d'为反变换后的t-x域共检波点地震记录;
f、对所有共检波点道集重复步骤c~e,直至完成全部共检波点地震记录;
g、完成所有共检波点道集到共炮点道集转换。
有益效果:经试验,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电磁式可控震源抛物线Radon变换压制并行震源串扰噪声方法能够实现在多源地震勘探中压制随机延迟带来的串扰噪声,该算法处理数据快,信号细节保护好,在不增加地震勘探数据采集成本情况下,能够有效改善并行震源地震勘探数据质量。
附图说明:
图1第50道检波器对应的共接收点地震记录,
图2经过抛物线Radon变换处理后的地震记录,
图3去噪后的Radon域地震记录,
图4抛物线Radon反变换处理后的共接收点地震记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393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光气球
- 下一篇:基于MCU和蓝牙的可组态输出智能传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