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救灾无人机天基全球快速投送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438600.5 | 申请日: | 2016-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47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玥;张晓敏;于灵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G1/64 | 分类号: | B64G1/64;B64D5/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11009 | 代理人: | 陈鹏 |
| 地址: | 10009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救灾 无人机 全球 快速 投送 系统 | ||
1.一种救灾无人机天基全球快速投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载中继传输航天器(1)、自主再入投送舱(2)和无人机(3);运载中继传输航天器(1)运行在卫星轨道上,运载中继传输航天器(1)通过星地通信链路接收外部发送的事发地位置、投送时间、无人机(3)飞行高度、飞行路径信息,根据事发地位置、投送时间、无人机(3)飞行高度、飞行路径信息确定自主再入投送舱(2)飞行姿态、自主再入投送舱(2)释放时间、自主再入投送舱(2)推进单元开机时刻、自主再入投送舱(2)点火时长、无人机(3)释放高度和速度信息;运载中继传输航天器(1)将自主再入投送舱(2)飞行姿态、自主再入投送舱(2)释放时间、自主再入投送舱(2)推进单元开机时刻、自主再入投送舱(2)点火时长、无人机(3)释放高度和速度信息传输给自主再入投送舱(2)并将无人机(3)飞行高度、飞行路径信息传送给无人机(3);运载中继传输航天器(1)与自主再入投送舱(2)连接;
自主再入投送舱(2)搭载无人机(3);自主再入投送舱(2)按照预定的自主再入投送舱(2)释放时间与运载中继传输航天器(1)分离;自主再入投送舱(2)按照运载中继传输航天器(1)发送的飞行姿态信息调整自身姿态,并按照自主再入投送舱(2)推进单元开机时刻和自主再入投送舱(2)点火时长信息控制减速脉冲进入到达目标区域上空的再入走廊;自主再入投送舱(2)在高度和速度到达指定无人机(3)释放高度和速度时释放无人机(3);
无人机(3)从自主再入投送舱(2)脱离后,根据运载中继传输航天器(1)发送的无人机(3)飞行高度、飞行路径信息,进入自动驾驶飞行状态,搜索运载中继传输航天器(1)发送的通信信号,搭建无人机(3)到运载中继传输航天器(1)再到指挥终端的通信链路;无人机(3)向指挥终端发送无人机位置、速度、姿态信息,同时无人机(3)获取指挥终端发送的飞行控制指令用于改变无人机(3)的飞行路径;无人机(3)根据运载中继传输航天器(1)发送的无人机飞行高度、飞行路径信息或指挥终端发送的飞行控制指令,寻找目标区域并进行巡视飞行,采集目标区域信息或投放物资,并通过通信链路回传采集到的图像、影像数据至指挥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灾无人机天基全球快速投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中继传输航天器(1)搭载通信中继数传分系统、无人机再入舱操作分系统;无人机再入舱操作分系统将自主再入投送舱飞行姿态、自主再入投送舱释放时间、自主再入投送舱推进单元开机时刻、自主再入投送舱点火时长、无人机释放高度和速度信息传输给自主再入投送舱(2)并将无人机飞行高度、飞行路径信息传送给无人机飞控单元;通信中继数传分系统发送通信信号至无人机(3),搭建通信链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救灾无人机天基全球快速投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主再入投送舱(2)包括控制单元、能源单元、推进单元、无人机释放舱;控制单元搭载姿态敏感设备用于自主再入投送舱(2)的姿态确定,并搭载姿态控制机构用于自主再入投送舱(2)的姿态调整,姿态控制机构包括推力器、飞轮,控制单元搭载高度计测量自身高度、加速度计和陀螺仪计算自主再入投送舱(2)速度;推进单元按照推进单元开机时刻启动,按照设定的自主再入投送舱(2)点火时长控制减速脉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救灾无人机天基全球快速投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3)搭载星机通信系统、有效载荷,其中有效载荷包括机载成像设备、物资;星机通信系统搜索运载中继传输航天器(1)中的通信中继数传分系统发送的通信信号,并传输机载成像设备采集的目标区域视频或音频信息至指挥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救灾无人机天基全球快速投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中继传输航天器(1)在近地轨道环绕地球运行,并形成星座组网对全球所有地区进行规律性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未经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3860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镜片装盒设备
- 下一篇:一种乘波体和进气道一体化构型的设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