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折叠稳固自行车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437879.5 | 申请日: | 2016-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7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广涛 |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6033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折叠 稳固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折叠稳固自行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乘机动车出行更加频繁,这在城市中引发交通拥堵现象,而机动车排放尾气对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引发的能源紧缺已引起人们重视。绿色环保出行的健身工具自行车又重新回到人们视野中。
自行车,尤其折叠自行车在市场上种类繁多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然而这些折叠车设计仍存在不足,如折叠部件过多复杂引起车的不稳定使人易产生担心感觉。
针对以上折叠车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折叠稳固自行车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自行车折叠方法,采用此方法能够实现自行车快速稳固折叠和收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把、车叉、车梁、后车轮车架,所述车叉由前车叉和前车轮组成、二者由活动车轴连接,车叉中的两前叉具有分别可独立在纵向和水平方向转动功能从而可进行前车轮内外旋转,通过前车轮与前叉向外旋转方法而腾出前叉空间实现自行车后车轮后车架及传动系向前纵向折叠。
本发明有益效果:
1.针对折叠方式,本发明采用前车轮向外旋转和后车轮后半部以车梁底端转轴纵向向前折叠方法实现自行车折叠与展开,所提供的折叠自行车在折叠后前后车轮能平行重叠贴紧实现自行车体积最小化。
2.对于骑行方式,本发明采用旋转前车叉顶端锁定装置在骑行和携带时能固定前车叉转动即固定前车轮可实现自行车单叉和双叉骑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折叠自行车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折叠自行车前叉和车轮打开及车轮旋转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2-1折叠自行车前叉前车轮锁定结构图,图2-2折叠自行车前叉和车轮打开结构示意图,图2-3折叠自行车前叉前车轮向外侧旋转锁定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折叠自行车折叠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折叠自行车前叉部件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中14-1为纵向旋转前叉14分解结构图,图16-1为活动卡箍和旋转前叉17连接分解结构图,图19-1为快速锁紧车轴19分解结构图,图13-1为前叉水平支撑杆与带螺纹棱柱前叉内杆26连接分解结构图,
图1至图4中,1.车把 2.车叉 3.车轮 4.车梁 5.车座 6.后车轮车架 7.脚踏 8.折叠转轴 9.传动盘转轴 10.传动盘 11.车链 12.后车轮飞轮 13.前叉水平支撑杆 14.纵向旋转前叉 15.前车轮 16.活动卡箍 17旋转前叉 18.车轮车轴 19.快速锁紧车轴 20.车轮辐条 21.固定锁紧孔 22.固定锁紧凸头 23.带螺纹水平内杆 24.旋转锁紧螺母 25.弹簧 26带螺纹棱柱前叉内杆 27.活动卡帽 28.卡隼 29.卡丁 30.手柄 31.卡头 32.前叉内杆顶端螺纹棱柱 33.卡槽环 34.后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自行车折叠方法。
一种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把1、车叉2、车梁4、后车轮车架6,车把1与车叉2采用固定连接。
所述车叉2由前车叉14、17和前车轮3组成、三者通过活动车轴19连接,车叉2的两前叉14和17分别可独立在纵向和水平方向转动,前车轮3与前叉17固定连接并可随前叉17在水平面以前叉内杆26为轴转动,当前车轮3向车叉内和外旋转时首先转动前叉14使其随水平内杆23旋转至水平位置同时向内和外旋转前车轮3,当旋转到位时前车轮3可由17顶端活动卡箍16中的活动卡帽27和17上的卡隼28.固定。
所述的卡隼28直接由旋转前叉17加工而成。
所述的活动卡箍16由活动卡帽27弹簧25组成并套接在前叉内杆26顶端螺纹棱柱32上,活动卡帽27内部加工有棱柱和螺纹。
如上所述一种折叠自行车,车梁4与车叉2固定连接,车梁4上安装有车座5,座椅高度可因骑乘人调整,车梁4底端分别安装有固定锁紧孔21和折叠转轴8、转轴8与后车轮车架6加工为一体并与车梁4底端折叠转轴孔8通过转轴连接。
所述车架6安装有传动盘10、传动盘转轴9、脚踏7,传动盘10与后车轮34及飞轮12通过车链11连接组成折叠自行车传动系并带动后车轮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广涛,未经张广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378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速断式双轮平衡车
- 下一篇:一种自平衡电动平板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