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降噪贴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437644.6 申请日: 2016-06-17
公开(公告)号: CN106079692B 公开(公告)日: 2018-03-06
发明(设计)人: 张开骁;马文文 申请(专利权)人: 河海大学
主分类号: B32B9/00 分类号: B32B9/00;B32B5/16;B32B9/04;B32B27/40;B32B5/18;B32B3/30;B32B3/24;B32B25/04;B32B7/12;B32B7/10;B32B33/00;B32B37/12;C08L83/07;C08
代理公司: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代理人: 董建林
地址: 211100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汽车 降噪贴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贴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降噪贴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汽车乘坐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各国对汽车噪声要求的越来越严格,改善车辆内部声学环境、降低车内噪声水平,是各国政府和汽车生产厂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车内噪声过大将严重影响汽车的乘坐舒适性、会话清晰度、以及驾驶员对各种信号的识别能力。因此分析车内噪声情况,提出相应的降噪措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如何降低车内噪声,一直是汽车设计领域多年来关注的重要课题。车内噪声主要来源于车室外的噪声源和振动源(如发动机、传动系统、进排气系统、悬架系统、风扇、轮胎、路面不平等),这些噪声源的声能和振动经空气和结构两个途径进入车厢。第一个途径是噪声通过车厢壁板、门窗孔缝直接传入车厢内,称为空气声;第二个途径是车厢外的声源或振动(源)作用于车身壁板,激发壁板振动,并向车内发出噪声,称为结构声。一般车厢内的声压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噪声源辐射的直达声;二是由车厢壁面多次反射形成的混响声。在车厢内部增加吸声材料,能提高车身平均吸声系数,减小混响声能密度,从而降低总声压级。Sabine(赛宾)公式给出T60=0.161V/A,其中,T60为混响时间(定义为当声源突然停止发声后,车室内声压级衰减60dB经过的时间,单位为s);V为车身内部容积;车身吸声量A=S·α(α为吸声系数,S为材料的表面积)。混响时间长短与车厢的容积成正比,与吸声量成反比。因此,一般用吸声性能较好的材料来降低车内噪声。吸声措施主要有:多孔性吸声材料,如玻璃纤维、聚氨酯泡沫、棉纤维、聚酯纤维、麻纤维等;薄板吸声材料,如胶合板、硬质纤维板、铅板、纸板等;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穿孔板吸声结构等。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现有技术吸声材料都是呈现出材料单一化的特点,局限性十分明显,不能充分的吸收噪声。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专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点、可贴附在汽车内部表面起到降噪效果的一种汽车降噪贴膜及其制备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降噪贴膜,其自下而上的结构为:附着层、基材、隔热层、降噪层;在降噪层的表面设有若干进气孔以及凸出于降噪层表面的圆台,圆台的顶部设有出气孔,圆台内部中空并通过底部与进气孔相连通,进气孔大于出气孔。

进一步的,圆台高度为5mm-15mm。

进一步的,所述的降噪层为聚氨酯硬质泡沫,厚度为1mm-5mm。

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热层为膨胀珍珠岩层,厚度为0.5mm。

进一步的,所述的基材为掺有纳米二氧化硅的硅橡胶层,厚度为0.5mm。

进一步的,所述的附着层为双面胶。

汽车降噪贴膜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作基材,具体为:

1a)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

将100g的Na2SiO3·9H2O和200g的NH4NO3或NH4Cl置于研钵中混合充分研磨30min,以水为介质在超声波中分散30min,抽滤,依次用水、硝酸,无水乙醇洗涤,在温度303K下干燥2小时后得粗产品,然后将粗产品置于高温炉中于673K~1073K温度煅烧2小时,得到所需的纳米二氧化硅;

1b)将纳米二氧化硅融合到硅橡胶中,具体为:

将200g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10-2、3g膏状硫化剂、100g纳米二氧化硅按照GB 6038-93标准开炼机上混炼均匀,;用P3555C2型盘式硫化仪测得其正硫化时间t;20小时后在25吨平板硫化机上模压成型,硫化温度为170℃;

(2)制备聚氨酯硬质泡沫作为降噪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376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