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善高膨胀强粘结性高挥发分煤炼焦性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22926.9 | 申请日: | 2016-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3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胡德生;孙维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7/04 | 分类号: | C10B57/04;C10B5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伍贤喆;朱丽琴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善 膨胀 粘结 挥发 炼焦 性能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炼焦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膨胀强粘结性高挥发分煤的配煤前预处理方法。一种改善高膨胀强粘结性高挥发分煤炼焦性能方法,所述高膨胀强粘结性高挥发分煤为同时满足,全膨胀度240%、粘结指数G值98、挥发分Vdaf32%的煤,包括以下步骤:选取一种低粘结煤作为配合煤;将配合煤与高膨胀强粘结性高挥发分煤以一定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煤;将混合煤粉碎搅拌均匀后再用压型机压成煤块,得到炼焦用煤。本发明通过对该类煤配煤前预处理的方式,充分发挥其高膨胀和强粘性优点,克服其成焦气孔大孔壁薄、焦炭冷强度和热性能的不足,扩大炼焦煤资源降低配煤成本,可有效改变配煤结构,使资源被合理有效的利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焦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膨胀强粘结性高挥发分煤的配煤前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高膨胀强粘结性和高挥发分炼焦煤,其活性组分含量高,惰性物含量少,胶质体粘度大致使其膨胀性高粘结性强。由于其膨胀性高强粘结性再加高挥发分,炼焦过程产生大量的气孔和形成比较薄气孔壁,焦炭冷强度低热性能也差。目前的配煤炼焦工艺,气、肥、焦、瘦等4-10种煤进行配合,通常是通过加权计算调节配合煤的的膨胀性、粘结性和挥发分,根据配比配合后粉碎到细度70-88%(3mm的百分比)。这种配煤炼焦工艺,配合煤中各种煤都是独立的颗粒,结焦过程实际是各颗粒独立成焦,高膨胀强粘结性和高挥发分煤的颗粒所生产的焦炭仍然是气孔大孔壁薄。高膨胀强粘结性和高挥发分炼焦煤在计算配合煤的粘结性时对其贡献较大,但对配合煤成焦过程和焦炭的冷强度与热性能贡献不足甚至起负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善高膨胀强粘结性高挥发分煤炼焦性能方法,通过对该类煤配煤前预处理的方式,充分发挥其高膨胀和强粘性优点,克服其成焦气孔大孔壁薄、焦炭冷强度和热性能的不足,扩大炼焦煤资源降低配煤成本。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善高膨胀强粘结性高挥发分煤炼焦性能方法,所述高膨胀强粘结性高挥发分煤为同时满足,全膨胀度240%、粘结指数G值98、挥发分Vdaf32%的煤,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一种低粘结煤作为配合煤,所述低粘结煤为粘结指数G值不超过50的煤;
S2,将配合煤与高膨胀强粘结性高挥发分煤以一定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煤,使混合煤的全膨胀度在40%-60%范围内、粘结指数G值在75-80范围内、挥发分Vdaf在18-28%范围内;
S3,将混合煤粉碎搅拌均匀后再用压型机压成煤块,要求煤块的密度在1.1~1.3吨/m3范围内,得到炼焦用煤。
所述配合煤选用粘结指数G值不超过5、挥发分Vdaf在20-37%范围内的不粘煤。
所述步骤S3中将混合煤粉碎的要求为,粉碎后的煤颗粒粒径不超过0.5mm,0.1-0.3mm粒径>70%。
所述步骤S3中用压型机压成煤块尺寸为25*25*25mm的枕型块。
本发明改善高膨胀强粘结性高挥发分煤炼焦性能方法,通过对该类煤配煤前预处理的方式,充分发挥其高膨胀和强粘性优点,克服其成焦气孔大孔壁薄、焦炭冷强度和热性能的不足,扩大炼焦煤资源降低配煤成本,可有效改变配煤结构,使资源被合理有效的利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表述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229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褐煤快速炭化连速出炭炉
- 下一篇:一种萃取地质样品中正构烷烃的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