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齿轮油定量加注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21005.0 | 申请日: | 2016-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4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邹榕;谢卫红;余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3/06 | 分类号: | F16N3/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7102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油 定量 加注 工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轮油定量加注工具,其包含有储油罐6、封盖4、连接杆2及加注嘴10;其中:储油罐6纵截面呈U字型,U字型底部具有一开口,开口处设置加注嘴10;连接杆2设置于储油罐6内部,其一端抵触在开口处,另一端延伸出储油罐6U字型顶端平面;封盖4固定设置于储油罐6U字型顶端平面上,在封盖4上开设一孔,连接杆2由该孔穿出并可在孔中自由滑动。本发明所述的齿轮油定量加注工具可实现定量自动加油,通过加注工具每次自动加注定量的齿轮油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有效节省了人工成本,同时该工具还可形成与被加注空间的气压对流,有效地避免了齿轮油喷出污染生产环境的情况出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注工具,尤其是一种齿轮油定量加注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商用车均采用流水线生产,对流水线生产节拍要求严格,如卖油翁式的加注方法则会造成压线,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工人劳动时间加长及强度增大,甚至无法完成生产任务。
此前因被加注产品结构限制,使用齿轮油定量加注机加注齿轮油时,被加注产品储油空间压力过大且气压无法泄压,导致加注完成后齿轮油从加注口喷出,污染生产环境,补加注齿轮油增加生产成本且无法确定加注量,影响产品质量。后采用量杯测量加注量,依靠人工使用漏斗加注的方法,则花费较长的时间且工作量巨大,远无法达到流水线走线节拍,在操作过程中,还容易因人为因素无法保证齿轮油加注量,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专利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所述的齿轮油定量加注工具可实现定量自动加油,通过加注工具每次自动加注定量的齿轮油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有效节省了人工成本,同时该工具还可形成与被加注空间的气压对流,有效地避免了齿轮油喷出污染生产环境的情况出现。
本发明所述的齿轮油定量加注工具,包含有储油罐6、封盖4、连接杆2及加注嘴10;其中:储油罐6纵截面呈U字型,U字型底部具有一开口,开口处设置加注嘴10;连接杆2设置于储油罐6内部,其一端抵触在开口处,另一端延伸出储油罐6U字型顶端平面;封盖4固定设置于储油罐6U字型顶端平面上,在封盖4上开设一孔,连接杆2由该孔穿出并可在孔中自由滑动。通过在恒定尺寸的封闭空间储油罐6中加入齿轮油,并通过连接杆2的拉动进行打开/关闭开口的操作从而实现定量加油的操作,并且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2上设置有定位台11,储油罐6底部开口处设置有弹簧7;其中:弹簧7处于松弛状态的长度大于定位台11至连接杆2底部的距离;弹簧7的一端固定于储油罐6底部开口处,另一端抵触于定位台11上。利用弹簧7在压缩状态下的回弹力实现连接杆2的自动抬起,实现了自动打开开口加注齿轮油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2上固定设置有卡销3,封盖4上开设有横槽,横槽尺寸与卡销3尺寸相适应。通过卡销3与横槽的锁合结构使得开口始终处于关闭模式,扩大了本发明所述工具的适用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储油罐6底部开口的外缘处设置有密封圈9,该密封圈9尺寸与加注嘴10外径相适应。通过增设的密封圈结构提高储油罐6的密闭性,减少油料的泄漏,提高该工具的加注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储油罐6底部开口的内缘处设置有堵头8,堵头8的外径大于储油罐6底部开口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堵头8的一端抵触于储油罐6底部开口处,另一端与连接杆2底端过盈配合。堵头8为一种弹性材料制成。通过增设弹性堵头8,并利用弹性形变的性质再次增强储油罐6的密闭性。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杆2延伸出储油罐6的一端顶部设置有手柄1。通过设置手柄1简化手持手柄时的操作难度,增强本发明所述工具的实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封盖4上设置有连接螺栓5,封盖4通过该些连接螺栓5与储油罐6螺栓紧固连接。利用多颗连接螺栓以增强封盖4的盖紧度,加强储油罐密闭性的同时也可防止杂质或灰尘的进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齿轮油定量加注工具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210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备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氨气循环充入系统及其氨气循环充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