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体发生器及由其制作的固体颗粒吸附装置和空气灭毒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417339.0 申请日: 2016-06-15
公开(公告)号: CN106040434B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发明(设计)人: 高云明;欧阳吉庭;季刚;史芳芳 申请(专利权)人: 高云明;欧阳吉庭;史芳芳
主分类号: B03C3/41 分类号: B03C3/41;B03C3/66;B32B5/02;B32B15/20;B32B17/06;B32B15/06;A61L9/2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磁体 发生器 制作 固体 颗粒 吸附 装置 空气 灭毒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磁体发生器及由其制作的固体颗粒吸附装置和空气灭毒机,属于空气净化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空气污染等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空气污染中雾霭、固体微细颗粒物吸入、粉尘爆炸、空气中可能存在的细菌、病菌危害等等问题尤其越来越受人重视。

粉尘爆炸,一般是指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温度),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粉尘爆炸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空气”爆炸,在煤炭、化工、医药加工、木材加工、粮食和饲料加工等各工厂车间都时有发生。近年来中国频发粉尘爆炸事故。2010年,河北秦皇岛市的一个淀粉车间的粉尘爆炸,最终造成了19人死亡。2011年4月初,浙江一家摩托车厂的零件抛光车间发生了粉尘爆炸;4月底,该省另外一家木材厂,也发生粉尘爆炸。2012年8月,温州郭溪曾发生一起抛光爆炸事件。2014年4月,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东陈镇发生硬脂酸粉尘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9人受伤。2014年8月2日,江苏省苏州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发生“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爆炸致75人死亡,爆炸系因粉尘遇到明火引发。2015年6月27日,台湾游乐园粉尘爆炸516人伤,其中4名大陆女性。而在国外,1966年,日本横滨饲料厂的玉米粉尘爆炸,引起累积性连锁燃烧,使整个工厂遭到蔓延性的重大“天灾”;1921年美国芝加哥一台大型谷类提升机发生粉尘爆炸,其爆炸力将40座每座约装30万吨粮食的仓库从底座掀起,并移动了152.4毫米,结果6死1伤,经济损失达400万美元。另外,1942年,我国本溪煤矿曾发生世界上最大的煤尘爆炸,死亡1549人,重伤246人。

雾霾,气象学上的,雾霾是指一种雾与霾同时出现的气象现象。雾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雾本身既不是空气污染的原因,也不是空气污染的结果,霾,则主要是人类排放的颗粒污染物所致。

另外,在一些医院或幼儿园等公共场合,人们也担心空气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病菌的危险,希望周围空气干净、清新。

工厂车间固体粉尘危害工人身体健康,严重工厂车间固体粉尘爆炸危害车间工人生命;降低生产效率,增大工厂所有人投资风险,减少工厂效益。空气雾霭影响人们生活,危害人们健康,给社会和公众造成生活不便,甚者会造成经济损失——空气中有细菌(病菌)会造成对人们的身体健康的损害,在一些医院,由于医院病患人员相对较多(集中),医院的医生和看病的病人都希望医院有一个相对干净的工作环境和安全的看病环境。在幼儿园,幼儿园园长、老师和家长都希望幼儿园有个干净、清洁、清新的空气环境,希望不因为某一个小孩生病如感冒,导致幼儿园很多小朋友因为交叉感染而感冒生病。目前中国在一些工厂(如炼钢厂)的烟囱还排出黑烟或含有有害物质(颗粒)粉尘的烟雾。

现有技术及目前市面上的空气净化器,主要采取滤网和静电吸附方法(功能)去除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滤网方法存在滤网滤技术网眼极限能力限制难题、滤技术网层叠加,流动障碍难题,以及滤技术累计净化网眼闭合,无法累计净化难题。即,传统除菌技术,主要是把细菌和病毒附着颗粒物吸附在滤网上无法灭杀,极易交叉感染、二次扩散。另外,静电吸附(多不高于8000V),如果微细颗粒浓度达不到沉降程度,静电吸附能力也下降甚至无,难达到宣传的净化效果。

工厂里的固体粉尘如何吸附?一些工厂烟囱的黑烟如何吸附?雾霭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何吸附?一些医院、幼儿园等公共场合中如何保证空气清新、去除空气中的有害可能病菌?

目前,这些种种问题,人们急切地想去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体发生器以及由所述磁体发生器所制作的固体颗粒吸附装置以及由所述磁体发生器所制作的空气灭毒机和由所述磁体发生器所制作的空气灭毒机+负氧发生器(即,由所述磁体发生器所制作的带负氧发生器的空气灭毒机)等。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云明;欧阳吉庭;史芳芳,未经高云明;欧阳吉庭;史芳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173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