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埋地电缆的一种防施工损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15708.2 | 申请日: | 2016-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33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水平;张勇;黄跃辉;邹杨军;熊方萍;祝志强;徐正维;黄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九江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德安县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6 | 分类号: | H02G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32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电缆 一种 施工 损坏 装置 | ||
1.针对埋地电缆的一种防施工损坏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铺设在支撑骨架外表面上的防水膜层、均布嵌置在支撑骨架内部的多个预警子集单元以及与预警子集单元连接的电源线;所述电源线沿左右方向布置且一端延伸至外界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预警子集单元以电源线为对称轴布置于电源线的前后两侧,每一侧的预警子集单元相互间平行布置且沿左右方向延展成排;使各预警子集单元相对电源线为并联关系;所述的预警子集单元包括多个相互间为并联关系的导通端子和至少一个警鸣器;各预警子集单元中的导通端子至少沿前后方向设置成一列,警鸣器设置在导通端子靠近电源线的一端并与每一个导通端子分别形成串联关系;所述导通端子在自由状态下会使其与警鸣器之间的串行电路连通,在上端受到外部压力时会使其与警鸣器之间的串行电路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埋地电缆的一种防施工损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骨架上对应电源线设置有布线槽,同时对应每一个导通端子和警鸣器设置有卡槽且在卡槽的底部设置与所述布线槽连通的穿线槽,导通端子的连线布设在穿线槽内;导通端子的上端相对支撑骨架的上端面凸起形成高度差;在支撑骨架的上端与导通端子上端因设置有高度差而形成的凹槽内设置海绵材质的填充夹层,填充夹层的上端与导通端子的上端平齐;防水膜层铺设在填充夹层的上端面及导通端子的上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埋地电缆的一种防施工损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骨架上对应电源线设置有布线槽,同时对应每一个导通端子和警鸣器设置有卡槽且在卡槽的底部设置与所述布线槽连通的穿线槽,导通端子的连线布设在穿线槽内;导通端子的上端相对支撑骨架的上端面凸起形成高度差;在支撑骨架的上端与导通端子上端因设置有高度差而形成的凹槽内设置海绵材质的填充夹层;填充夹层还铺盖在导通端子的上端,在填充夹层上对应导通端子应设置凹槽且应保证填充夹层在导通端子上端的厚度在1mm至4mm范围内;防水膜层铺设在填充夹层的上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对埋地电缆的一种防施工损坏装置,其特征是:各预警子集单元中的导通端子沿前后方向设置成偶数列,在每两列之间设置一个警鸣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对埋地电缆的一种防施工损坏装置,其特征是:每列设置有4至8个导通端子且使各导通端子沿前后方向相间布置成列。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对埋地电缆的一种防施工损坏装置,其特征是:各预警子集单元中的导通端子沿前后方向设置成两列,警鸣器设置在两列导通端子列间距的中间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针对埋地电缆的一种防施工损坏装置,其特征是:每列设置有4至8个导通端子且使各导通端子沿前后方向相间布置成列。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对埋地电缆的一种防施工损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通端子包括底盖、端盖以及置于底盖与端盖之间的连接部、滑块和弹簧;所述连接部固定在底盖的上端口,在连接部的轴心位置设中心孔且使孔壁相对底盖的腔体径向向内延伸,同时在连接部的上端面设置轴向延伸的环状凸缘;所述滑块置于底盖内,其外壁与底盖的内壁接触;在所述滑块的上端面设置凸台且使凸台的外壁上端与所述连接部孔壁接触,在凸台的上端面设置二次凸台;所述弹簧置于所述滑块与底盖的内腔底壁之间;所述端盖置于所述连接部的上端,使连接部的环状凸缘及滑块的二次凸台嵌入端盖的下端对应设置的槽体内;在自由状态下,连接部的环状凸缘上端相对端盖上对应设置的槽体底面有垂直间距,连接部上端面与端盖下端面之间有垂直间距;在连接部的下端面靠近孔壁的边缘位置及滑块的上端面靠近边缘的位置设置对应的电极片,两电极片分别引出外置接线至导通端子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针对埋地电缆的一种防施工损坏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滑块的下端面设置沉槽,相对应地在底盖的内底面设置圆柱凸台,圆柱凸台的上端面与沉槽的底面间存在垂直间距;所述弹簧的下端套置在圆柱凸台上上端嵌置在沉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九江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德安县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九江供电分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德安县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1570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性好的防水桥架
- 下一篇:基于储能SOC状态的微电网能量优化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