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残液回收装置、方法及制药配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14709.5 | 申请日: | 2016-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794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张丽琴;张功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奥星制药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00 | 分类号: | B01D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孙静 |
地址: | 2016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装置 方法 制药 系统 | ||
1.一种残液回收装置,包括除菌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残液回收装置还包括:
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除菌过滤器的顶部,且所述排气管与所述除菌过滤器的内腔相连通;
隔膜阀,用于控制从所述除菌过滤器中进入所述排气管内的压缩空气的流量,所述隔膜阀设置于所述排气管中并位于所述除菌过滤器的顶部的上方;
玻璃视镜,用于观察进入所述排气管中的残液的流动状况,所述玻璃视镜设置于所述排气管中并位于所述除菌过滤器的顶部的上方,且位于所述隔膜阀的上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阀为手动隔膜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阀的进口通过所述排气管与所述除菌过滤器的内腔相连通,所述隔膜阀的出口通过所述排气管与废液排放管道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的位于所述隔膜阀之前的部分为不锈钢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视镜为内装钢化玻璃管的玻璃视镜,所述玻璃视镜的两端通过卡盘与所述排气管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菌过滤器包括一滤芯,所述除菌过滤器的内腔通过所述滤芯被分隔成滤芯前区以及与所述滤芯前区相连通的滤芯后区,且所述滤芯前区与所述除菌过滤器的进液口及所述除菌过滤器的顶端排气口相连通,所述滤芯后区与所述除菌过滤器的出液口相连通。
7.一种制药配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残液回收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药配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呼吸器、气体过滤器、配液罐和高位罐;所述呼吸器与所述配液罐的顶部通过输料管相连通,所述配液罐的底部与所述高位罐的顶部通过输料管相连通;所述残液回收装置设于所述配液罐与所述高位罐之间的输料管上,且所述除菌过滤器的进液口与所述配液罐、所述除菌过滤器的出液口与所述高位罐均通过输料管相连通;所述气体过滤器的出气口与所述除菌过滤器的进液口通过输料管相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药配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药配液系统包括若干所述残液回收装置,若干所述除菌过滤器间通过输料管串行连接,上一级所述除菌过滤器的出液口与下一级所述除菌过滤器的进液口通过输料管相连通。
10.一种应用于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药配液系统的残液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残液回收方法包括一深度吹扫回收阶段,所述深度吹扫回收阶段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01、将无菌压缩空气通入所述除菌过滤器;
S02、打开所述隔膜阀,调节所述隔膜阀的开度以控制所述无菌压缩空气的流量,使残液的液面位于所述玻璃视镜的观察范围内;
S03、将所述输料管中的所述残液吹扫至所述除菌过滤器的后端并回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残液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吹扫回收阶段之前有一残液吹扫阶段;所述残液吹扫阶段包括如下步骤:
S01'、将所述无菌压缩空气通入所述除菌过滤器;
S02'、将所述输料管中的所述残液吹扫至所述除菌过滤器的后端并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奥星制药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奥星制药技术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1470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口腔检测功能的手机显微镜
- 下一篇:一种设有前置式摄影装置的光学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