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铝高硼高速钢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11970.X | 申请日: | 2016-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86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符寒光;李荟;符定梅;雷永平;汪长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3/00 | 分类号: | C22C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铝高硼 高速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钢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含铝高硼高速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耐磨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高温磨损领域,目前普遍使用耐热铸铁、耐热铸钢和高速钢等材料,而高速钢因高温硬度高,耐磨性好,因而在高温抗磨领域极具发展前景。目前广泛使用的高速钢材料是M2(W6Mo5Cr4V2)高速钢,因这种材料中含有较多的钨、钼昂贵合金元素,因此生产成本高,此外这类材料通常需要盐浴淬火,既污染环境,还易对产品表面产生腐蚀。
为了提高高速钢性能,中国发明专利CN 105296868公开了一种耐磨超硬高速钢,所述的质量比例如下,C1.2%-1.8%;Si0.5%-2.2%;Mn0.2%-0.6%;Al0.6%-3.2%;Cr4.6%-7.4%;Mo1.5%-2.6%;V2%-3.2%;W3.3-4.8%;Nb0.3-1.8%;P≤0.03%;S≤0.03%;其余为Fe。该发明减小了W和Mo,加入比原先多的Si,Si的加入使得碳化物尺寸减小,经过特别的回火等工艺,使得硬度增加,在减少了高成本的W和Mo,加入了低价格的Si,使得整体材料成本降低,且硬度好,耐磨性能强;通过配比只需要进行一次的回火即可充分的对材料进行回火工序,节约了工时和能源,可靠性好。
中国发明专利CN 104264043还公开了一种离心铸造耐磨高速钢复合轧辊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轧辊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轧辊由外层、中间层和辊芯三部分复合成一体。外层高速钢钢水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分数控制在1.60~2.40%C,0.3~1.0%Mn,0.3~1.2%Si,4.0~6.5%Cr,4.0~6.5%Mo,3.0~6.5%V,3.0~5.0%W,1.0~4.0%Nb,0.3~1.5%Ni,S<.03%,P<0.03%,0.06~0.12%Ti,余量Fe。轧辊经离心铸造复合成形,淬火和回火后,具有硬度高和耐磨性好等特点
中国发明专利CN 103789651还公开了一种耐磨高速钢,该高速钢的化学成分以重量百分数计由下列组分组成:C:1.1-1.3,Si:1.4-1.6,Mn:0.1-0.3,Co:1.5-1.8,Cr:6.5-7.5,W:4-6,Mo:2.5-3.5,V:1.1-1.3,Ce:0.25-0.45,Nb:0.10-0.20,S<0.04,P<0.05,余量为Fe。
中国发明专利CN103789650还公开了一种耐磨高速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高速钢的化学成分以重量百分数计由下列组分组成:C:1.1-1.3,Si:1.4-1.6,Mn:0.1-0.3,Co:1.5-1.8,Cr:6.5-7.5,W:4-6,Mo:2.5-3.5,V:1.1-1.3,Ce:0.25-0.45,Nb:0.10-0.20,S<0.04,P<0.05,余量为Fe,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废钢、铬铁、硅铁、钴铁、钨铁和钼铁混合在电炉中加热熔化;2)炉前调整成分合格后将温度升至1610-1630℃,加入脱氧剂铝,而后依次加入钒铁和铌铁;3)将铈硅铁破碎至粒度小于15mm的小块,经200℃以下烘干后,置于浇包底部,用包内冲入法对钢水进行变质处理;4)钢水温度达到1520-1540℃时,直接浇注成铸件;5)最后将高速钢铸件在880-900℃下保温时间2-3小时,然后进行正火处理即可。
中国发明专利CN 103469084还公开了一种高韧性高耐磨高速钢及其加工工艺和应用该工艺的刀具。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够合理等技术问题。该高韧性高耐磨高速钢包括下述质量份数的成分:C:0.97-1.06、Si:0.20-0.55、Mn:0.20-0.50、P:≤0.03、S:≤0.015、Cr:3.80-4.40、W:2.30-2.45、Mo:7.60-7.95、V:1.95-2.10、Co:2.85-3.50,其余为Fe;一种加工工艺,包括A、坯料制备,B、锻造,C、轧钢,D、冷拔和E、热处理;一种刀具。该发明的优点在于:热加工性能和冷加工性能好,脱碳敏感性小,切削性能好以及使用寿命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119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