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氨酯PU合成革半成品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06551.7 | 申请日: | 2016-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08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桂军;向以俊;金叶玲;陈静;陈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凯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00 | 分类号: | D06N3/00;D06N3/14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pu 合成革 半成品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革的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PU合成革半成品生产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合成革生产线烘干设备,是专门针对油性树脂涂料设计的。油性树脂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对环境及操作工人带来极大的伤害,而且使用油性树脂涂料制成的合成革中也会残留有毒有害物质,对消费者也造成危害。所以目前人们都逐渐开始使用无毒无害的水性树脂进行合成革的生产。用现有技术中的烘箱设备是对布料进行直吹的,因为油性树脂粘度较大,所以在油性树脂涂层未凝固的情况下即使风管直对着油性树脂涂层吹,也不会导致油性树脂涂层表面被流动的空气破坏,所以现有的烘箱为了烘干效果,都是将风管对着布料直吹,但是水性树脂粘度较小,水性树脂涂层在未凝固的情况下被风管直吹的话,会导致水性树脂涂层的表面被破坏,进而导致产品的外观不合格;而且由于水性树脂中含有大量的水,水性树脂还会蒸发出大量水蒸气,导致现有技术中的烘箱设备不足以达到水性树脂聚氨酯PU合成革的烘干要求。如果使用红外灯进行光照加热的话,虽然能够有效加热,并且布料的涂层表面也不会有空气直吹,但是由于烘箱的长度较长,导致使用红外灯灯罩的烘箱能耗极高;另外由于红外灯光的加热效果与布料与红外灯之间的距离有直接关系,所以位于相邻两个红外灯之间的布料的加热效果与正对红外灯的布料的加热效果并不相同,即红外灯作为加热源的烘箱内温度并不均匀。
另外,现有技术的水性树脂合成革生产线,需要将布料上的水性树脂在酸液中置换之后再通过水洗将布料上的酸进行去除。这种工艺比较繁琐,而且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水,对于废水的处理比较麻烦,处理成本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烘箱内的出风管的出风口的风向不直接吹向布料,烘箱内的出风管的出风口的风向不直接吹向布料,保证水性涂层内的水份快速蒸发的同时,避免布料表面的水性涂层在未凝固的时候在风力作用下而破坏表面质量;而且相比于红外灯加热,其能耗较低;将出风口直接设在出风管的侧壁,便于出风管的直接生产加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将出风口设于出风管的底部,并在出风口的下方设有挡板,便于现有烘箱设备进行改造;通过烘箱顶部的抽风管的作用,将烘箱内含大量水蒸气的空气抽出,保证了布料的继续干燥;烘箱内使用热风作为导热介质,通过热风的流动,保证了烘箱内的加热均匀度;通过将含浸后的布料直接进入烘箱进行烘干,将布料中的水分直接去除,从而缩减了工艺流程,也避免了酸性废水的产生,降低了废水的处理成本;根据含浸装置内的介质不同,并且通过烫平装置、第二涂布装置和第二烘箱的使用与否,使得本发明的生产线还可以实现包含含浸法、双涂布法和含浸涂布法、双涂布法等工艺的聚氨酯PU合成革半成品生产,提高了生产线的适用范围;布料经过双涂布法的工艺进行生产,所生产的产品更具有厚度感,质感更接近于真皮;由于省去了用酸置换和水洗酸液的过程,直接对水性树脂进行烘干,导致烘干过程中布料会挥发出的水分远远大于现有技术中经过酸置换和水洗酸液的布料烘干室所挥发出的水分,通过烘箱结构可以在不影响布料表面的前提下,对布料进行有效烘干。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聚氨酯PU合成革半成品生产线,包括放卷装置、含浸装置、涂布装置、烘箱和收卷装置,还包括穿过烘箱内的布料传送装置,所述涂布装置包括第一涂布装置和第二涂布装置,所述烘箱包括第一烘箱和第二烘箱,并且依次按照放卷装置、含浸装置、第一涂布装置、第一烘箱、第二涂布装置、第二烘箱和收卷装置的顺序设置,所述烘箱内位于布料传送装置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热风管,所述热风管面向布料的一侧分别设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出风口吹出的热风的风向为水平方向或者吹向远离布料的一侧。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出风口设于出风管面向布料的一端,所述出风管的出风口与布料之间设有挡风板。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挡风板的两侧边部水平或者向远离布料的一侧倾斜。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出风口设于出风管的侧壁。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烘箱的顶部设有抽风管,所述抽风管与烘箱内连通。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烫平装置设于挤压装置与涂布装置之间位置处的上方。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烘箱内的温度在70~140摄氏度的范围内。
本发明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烘箱内的温度沿着由前向后的顺序依次增加,所述烘箱内前段的温度在70~90摄氏度的范围内,所述烘箱内后段的温度在100~140摄氏度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凯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淮安凯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065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