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03643.X | 申请日: | 2016-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9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佳音;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身份 认证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特征(人脸、指纹、虹膜等)识别逐渐被应用在电子领域及门禁系统中。利用生物特征识别进行加密或解密,十分方便,即可免去输入密码的麻烦,而且由于用户的生物特征具有唯一性,因此,这些生物特征密钥一般无法复制、失窃或者遗忘,可以降低被盗用的风险。
相对于人脸、虹膜等生物特征识别,指纹识别的操作较为简单,因此指纹识别技术尤其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在利用用户指纹信息进行身份识别认证时,通常只采用固定的一个指纹信息,例如,一台手机端所有的指纹验证都重复验证用户的一个指纹,通过这个固定的指纹进行指纹支付等。
然而,仅仅采用固定的一个指纹信息进行身份识别认证的风险较大,即便能够起到一定的安全作用,但是安全性较低,不能满足对私密性或者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用户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主要目的是解决目前仅仅采用固定的一个指纹信息进行身份识别认证的风险较大,安全性较低,不能满足对私密性或者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用户需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包括:
从录入的用户的多个指纹信息中选择预定数量的指纹信息;
接收用户根据指纹输入提示信息依次输入的预定数量的指纹信息;
将接收到的预定数量的指纹信息与选择的预定数量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
当所述接收到的预定数量的指纹信息与选择的预定数量的对应指纹信息匹配时,确认通过身份认证。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身份认证装置,包括:
选择单元,从录入的用户的多个指纹信息中选择预定数量的指纹信息;
接收单元,接收用户根据指纹输入提示信息依次输入的预定数量的指纹信息;
匹配单元,将接收到的预定数量的指纹信息与选择的预定数量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
确认单元,当所述接收到的预定数量的指纹信息与选择的预定数量的对应指纹信息匹配时,确认通过身份认证。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当需要进行身份认证时,首先从录入的用户的多个指纹信息中选择预定数量的指纹信息;再接收用户根据指纹输入提示信息依次输入的预定数量的指纹信息;然后将接收到的预定数量的指纹信息与选择的预定数量的指纹信息进行匹配;当所述接收到的预定数量的指纹信息与选择的预定数量的对应指纹信息匹配时,确认通过身份认证。与目前仅仅采用固定的一个指纹信息进行身份识别认证的方式相比,本发明通过记录用户多个指纹信息,在对用户而言需要高安全性保障的操作行为时,可以从录入的多个指纹信息中选择预定数量的指纹信息,并提示要求用户进行对应手指指纹信息的输入,只有当指纹信息全部匹配时,才可以完成相应的操作,提高了身份识别认证的复杂度,进而提高了安全性,可以满足对私密性或者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用户需求。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身份认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操作实例的手机界面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操作实例的手机界面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操作实例的手机界面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身份认证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身份认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身份认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036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