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空速麦格纳重整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02987.9 | 申请日: | 2016-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0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环海佳业科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35/04 | 分类号: | C10G35/04;C10G61/0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速 麦格纳 重整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空速麦格纳重整工艺,属于催化重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麦格纳重整是美国恩格尔哈德公司和大西洋里奇菲尔德公司共同研制发展出来的一种优化的催化重整工艺。根据动力学模型的计算结果,并结合实验室的催化剂寿命试验,发展出了这个优化工艺。这个工艺在工业应用中证明可比常规工艺的C级产品收率提高2~4%,催化剂运转周期可延长10%以上。我国从七十年代末期以来,开始采用分段混氢,近年来开始模拟麦格纳重整优化的工艺方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现有的重整优化工艺最终得到的产品的研究法辛烷值基本维持在90左右,收率仍然较低,对于离心式循环机的动力消耗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空速麦格纳重整工艺,其工艺简单,成本低,节能减排,易于实现工业化,反应收率高,制备的产品研究法辛烷值明显提高。
本发明所述的中空速麦格纳重整工艺,原料与循环氢混合并加热后,在反应器中与单一的重整催化剂接触进行反应,反应时的体积空速为2.0-3.0h-1,温度为400-480℃,氢与原料的摩尔比为2.0:1~3.0:1。
所述的原料与循环氢混合并加热至490-525℃后,在1-2MPa下进入反应器。
优选地,反应时的体积空速为2.0-2.5h-1。
优选地,反应时的温度为450-480℃。
优选地,反应时氢与原料的摩尔比为2.5:1~3.0:1。
所述循环氢分两股,一股进入一反的入口,另一股进入三反的入口。
离开反应器的物料进入分离器分离出富氢循环气。
反应后所得液体由稳定塔脱去轻组分后作为重整汽油,重整汽油为研究法辛烷值为100以上的高辛烷值汽油组分。
反应后所得液体也可以送至芳烃抽提装置生产芳烃。
麦格纳重整工艺的特点是按照各重整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的特点来控制反应器的操作条件。本发明是对固定床半再生重整工艺的改进工艺,一般设4台反应器。在上述的工艺条件下,环烷脱氢反应速度快,平衡数大,前后反应器内反应一致,利于环烷脱氢反应并抑制加氢裂化反应;烷烃的芳构化、异构化和加氢裂化反应速度宰割反应器内均横,防止催化剂积 碳失活,延长了运转周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比一般半再生麦格纳重整芳烃收率高约5%,生成油的研究法辛烷值可达100以上,操作周期为1.5年,对于离心式循环机的动力消耗较一般半再生式约低30%。由此,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节能减排,易于实现工业化,反应收率高,制备的产品研究法辛烷值明显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实施。
实施例1
所述的中空速麦格纳重整工艺,原料与循环氢混合并加热后,在反应器中与单一的重整催化剂接触进行反应,反应时的体积空速为2.0h-1,温度为400℃,氢与原料的摩尔比为2.0:1。
所述的原料与循环氢混合并加热至490℃后,在1MPa下进入反应器。
所述循环氢分两股,一股进入一反的入口,另一股进入三反的入口。
离开反应器的物料进入分离器分离出富氢循环气。
反应后所得液体由稳定塔脱去轻组分后作为重整汽油,重整汽油为研究法辛烷值为118的高辛烷值汽油组分。
实施例2
所述的中空速麦格纳重整工艺,原料与循环氢混合并加热后,在反应器中与单一的重整催化剂接触进行反应,反应时的体积空速为3.0h-1,温度为480℃,氢与原料的摩尔比为3.0:1。
所述的原料与循环氢混合并加热至525℃后,在2MPa下进入反应器。
所述循环氢分两股,一股进入一反的入口,另一股进入三反的入口。
离开反应器的物料进入分离器分离出富氢循环气。
反应后所得液体送至芳烃抽提装置生产芳烃。
实施例3
所述的中空速麦格纳重整工艺,原料与循环氢混合并加热后,在反应器中与单一的重整催化剂接触进行反应,反应时的体积空速为2.5h-1,温度为450℃,氢与原料的摩尔比为2.5:1。
所述的原料与循环氢混合并加热至500℃后,在1.5MPa下进入反应器。
所述循环氢分两股,一股进入一反的入口,另一股进入三反的入口。
离开反应器的物料进入分离器分离出富氢循环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环海佳业科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淄博环海佳业科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029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爪卡盘(3Z‑17‑K2S)
- 下一篇:玩具座椅(Z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