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控温液体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02875.3 | 申请日: | 2016-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90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D31/00 | 分类号: | F25D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液体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冷却装置,特别是一种家用的自动控温液体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家用液体冷却装置多采用自然冷却,主要结构为能够盛装液体的单层容器。在日常家用容器中,也有采用水浴、冰浴等方式冷却液体的容器,例如冷却杯或冷却盆。然而,单层冷却容器不具有在特定温度下自动停止冷却或保温的功能,水浴、冰浴等容器操作复杂且需要使用大量冷水或冰。上述家用液体冷却装置还不能在冷却的液体温度较高时进行快速冷却、在温度降低时自动降低冷却速度。采用温度感受器、电子元件的装置可以达到上述技术效果,但结构复杂、可靠性低,耗费电能且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家用的自动控温液体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能够自动在液体温度较高时快速冷却,在液体温度较低时降低冷却速度,在液体温度适于使用但高于室温时保温。本发明可以用于食品(如咖啡、热水、汤等)或非食品(如洗澡水、洗菜水、洗衣水等)的冷却。
为实现该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自动控温液体冷却装置,具有外壁1和内壁2,外壁1和内壁2之间围成冷却腔3,内壁围成容纳腔4;在外壁1底面设置有支撑脚5,在外壁1顶端设置有使冷却腔3与外界大气相通的通气口6;内壁2的底面通过支撑柱8支撑在外壁1的底部并与外壁1的底部形成底部空间15;在内壁2内设置有感温气室7,感温气室7内封闭有空气,并通过导气管12与设置在外壁1底部的控温器10相连接;控温器10具有柱状的控温气室11,控温气室11通过导气管12与感温气室7相连接;控温气室11另一端设置有气密活塞13,气密活塞13可沿控温气室11内壁滑动并通过弹簧14与控温气室11内的气压平衡;气密活塞13通过连接装置16连接有遮挡片17,遮挡片17下设置有可被遮挡片17部分或全部遮挡的通气孔18,通气孔18可以使外界大气与底部空间15相通,并进而与冷却腔3相通。
所述的感温气室7上还设置有单向阀9,单向阀9与外界大气相通,单向阀9的开启方向为允许气体进入感温气室7。
所述的感温气室7设置在内壁2的底部且成盘状。
所述的通气孔为2个或2个以上。特别是,所述的通气孔可以为6个,排列位置为按照遮挡片17移动的方向纵向单排排列。
所述的弹簧14未与气密性活塞13相接触的一端连接有温度补偿装置19。所述的温度补偿装置19可以为弹簧压力调节器。所述的弹簧压力调节器可以为弹簧压力调节螺钉。
内壁2为导热材料制成。特别的,内壁2的制造材料可以为不锈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在盛装热液体时增加散热速率,促进热液体尽快降温适合使用;当液体温度适合时,能够降低散热速率,防止液体冷却过快以保持使用温度。同时本发明使用机械结构,不用电子原件,降低成本、节约电能、可靠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控温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看图1至图2。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的自动控温液体冷却装置,具有外壁1和内壁2,外壁1和内壁2之间围成冷却腔3,内壁围成容纳腔4;在外壁1底面设置有支撑脚5,在外壁1顶端设置有使冷却腔3与外界大气相通的通气口6;内壁2的底面通过支撑柱8支撑在外壁1的底部并与外壁1的底部形成底部空间15;在内壁2内设置有感温气室7,感温气室7内封闭有空气,并通过导气管12与设置在外壁1底部的控温器10相连接;控温器10具有柱状的控温气室11,控温气室11通过导气管12与感温气室7相连接;控温气室11另一端设置有气密活塞13,气密活塞13可沿控温气室11内壁滑动并通过弹簧14与控温气室11内的气压平衡;气密活塞13通过连接装置16连接有遮挡片17,遮挡片17下设置有可被遮挡片17部分或全部遮挡的通气孔18,通气孔18可以使外界大气与底部空间15相通,并进而与冷却腔3相通。
所述的感温气室7上还设置有单向阀9,单向阀9与外界大气相通,单向阀9的开启方向为允许气体进入感温气室7。感温气室7设置在内壁2的底部且成盘状。通气孔为6个,排列位置为按照遮挡片17移动的方向纵向单排排列。所述的弹簧14未与气密性活塞13相接触的一端连接有温度补偿装置19。温度补偿装置19为弹簧压力调节螺钉。内壁2的制造材料为不锈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028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产品高效的除湿装置
- 下一篇:具有除霜功能的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