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壳连桁板结构桥梁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00834.0 | 申请日: | 2016-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6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卢国林;吴建武;梁晓东;方志;石珏胜;刘高;任亮;郑辉;上官兴;吴同鳌;谢鸿;项超群;黎颉;黄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国林 |
主分类号: | E01D2/00 | 分类号: | E01D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连桁板新 结构 桥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连桁板结构桥梁。
背景技术
钢结构桥梁因强度高、自重轻、工期短等优点而应用于各类桥梁之中,尤其在发达国家,钢结构桥梁的应用占总量的70%左右,而我国因造价高而使用不到1%。目前我国为解决钢材产能过剩的问题提出优先考虑使用钢结构桥梁,钢结构桥梁的使用必将成倍增长。
大跨度钢结构桥梁普遍采用正交异性板结构,因超载引起桥面铺装层的经常性破坏,使得桥梁面层维修频率上升,既增加了运营成本,又严重影响正常交通,甚至酿成一些事故,给社会带来一些危害。
为了减轻钢结构桥梁的自重、降低成本,近年来国外采用了波形钢腹板的技术,我国近年也建造了几座波形钢腹板样板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优点是成倍增大了腹板刚度,省去了加强筋、加强肋,不足之处在于腹板折弯之后失去承受轴向力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连桁板结构桥梁,既提高了钢板的侧向刚度,又保证了钢板的轴向力学性能,有效地减轻结构自重、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降低成本,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壳连桁板结构桥梁,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腹板及顶板,所述结构主体为腹板及顶板组成的箱型梁架或T型梁架之一,并于所述钢板上设有多组泡状的凸点,通过焊接所述凸点的焊孔组成隔空加层结构,所述凸点通过机械压延或热轧实现。
特别的,所述凸点为半圆形或圆锥形。
特别的,所述腹板的钢板上凸点间距大于所述顶板的钢板上凸点间距。
特别的,所述顶板上表层包括复合层,所述复合层由焊锚钉,钢丝网及RPC 结构层组成。
特别的,所述腹板及顶板包括一结合部,于所述结合部的腹板顶部折合焊接实现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壳连桁板结构桥梁,增大了结构的高度,结构抗弯能力随之提高,使得同等用钢量的结构承载能力成倍增长,达到减轻自重、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降低成本的目标,有效解决正交异性板桥面铺装层经常性破坏的问题,为我国大范围推广钢结构桥梁提供了技术保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 所述壳连桁板结构桥梁的T型梁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 所述壳连桁板结构桥梁的箱型梁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所述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所述半圆形凸点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所述圆锥形凸点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结构主体,2腹板,3顶板,4凸点,5复合层,6结合部,7钢板, 8焊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5,壳连桁板结构桥梁,包括结构主体1,所述结构主体1为腹板 2及顶板3组成的箱型梁架或T型梁架之一,所述腹板2及顶板3分别由钢板7 组成,并于所述钢板7上设有多组泡状的凸点4,通过焊接所述凸点4的焊孔8 组成隔空加层结构,所述凸点4通过机械压延或热轧实现。
所述凸点4包括半圆形或圆锥形。所述腹板2的钢板上凸点4间距大于所述顶板3的钢板上凸点4间距。所述顶板3上表层包括复合层5,所述复合层5 由焊锚钉,钢丝网及RPC结构层组成。所述腹板2及顶板3包括一结合部6,于所述结合部6的腹板2顶部折合焊接实现固定连接。
申请人声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将上述实施例某步骤,与发明内容部分的技术方案相组合,从而产生的新的方法,也是本发明的记载范围之一,本申请为使说明书简明,不再罗列这些步骤的其它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技术路线为:
1、将两块钢板对应压泡对焊,泡状可以是半球形,也可以是圆锥形或其他形状。
2、在泡状的焊孔对焊。
3、做腹板使用时,泡状的间距可大一些,做顶板使用时,泡状的间距应加密些。
4、腹板和顶板的结合部,腹板顶部折合焊接,顶板的相应区域压成圆柱形泡状有利于力的传递。
5、顶面焊锚钉,铺钢丝网,浇RPC结构层。
具体方案为:采用机械压延技术将钢板压出泡状凸点,并计算出合理的间距及高度,于凸点中心焊孔焊接,使得钢板之间组成隔空结构代替传统的波形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国林,未经卢国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008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伸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荷载减量的桥头跳车修复与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