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助吸机构的真空自吸泵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99931.2 | 申请日: | 2016-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22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木森;杨国祥;张仁旭;黄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9/02 | 分类号: | F04D9/02;F04D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1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助吸 机构 真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自吸泵。
背景技术
真空自吸泵由泵部分和动力部分组成。泵部分包括泵体、泵轴、叶轮,泵 体具有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泵轴一端与叶轮固定连接,泵轴另一端通过联轴 器与动力部分的输出转轴连接。动力部分采用电机或柴油机。电机或柴油机的 输出轴带动泵轴和叶轮旋转,将液体从泵进口吸入送到泵出口,实现对液体介 质的输送。其主要缺点是泵启动时,泵腔内必须充满液体介质或真空,当泵启 动时泵腔内充满空气时,泵将会发生空转,无法将泵进口液体介质输送到出口, 甚至叶轮空转烧坏电机或柴油机;现有产品最大吸程小于7米,吸程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泵腔内带空气时也能 正常启动、吸程高的带助吸机构的真空自吸泵。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泵和动力部分,泵包括泵体、泵轴、叶轮,泵体具 有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泵轴一端与叶轮固定连接,泵轴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 动力部分的输出转轴连接;主要是在泵体进口通道上设有助吸机构,该助吸机 构由真空引水器、真空泵、凝结器组成;真空泵的转轴由皮带与固定在泵轴上 的皮带轮连接,真空泵的第一进口通过真空引水器与泵体进口通道连通,真空 泵出口与凝结器进口连通,凝结器出口与真空泵的第二进口连通;真空引水器 的壳体内腔由隔板隔离成引水腔和真空腔,引水腔的进口与泵体进口通道连通, 真空泵的第一进口与真空腔内所设的真空排气口连通;凝结器的机体内腔注有 油,凝结器进口位于油平面上方,凝结器出口位于油平面下方,凝结器机体上 平面内设有排气口,凝结器机体上设有加油口。
最好是,真空引水器的隔板上设有隔离阀,该隔离阀采用浮球阀,浮球阀 由浮球、连动杆、阀瓣和阀座组成,阀座设置在隔板中间下端面,阀瓣上端面 内设有与阀座相互配合的密封面,阀瓣下端面与连动杆一端连接,连动杆另一 端与浮球连接,浮球浮动放置在引水腔内;真空腔侧壁设有补偿阀,真空腔上 端面安装破空阀,补偿阀和破空阀为常闭结构。
最好是,引水腔的进口设有过滤网。
最好是,凝结器排气口与凝结器机体内腔之间设有油雾过滤器,凝结器出 口与真空泵第二进口之间设有油滤器,凝结器机体上设有油位传感器。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泵体进口通道上设有助吸机构,在泵启动时,助吸机构 同时启动,吸除泵腔内的空气,使泵可以正常运行,保护泵的运行安全,而且 提高了吸程,最大吸程可达9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中真空引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1中凝结器的结构示意图。
1 泵、2 电机、3 联轴器、4 皮带轮、5 皮带、6 真空泵、7 真空引水器、8 凝结器、1.1 泵体、1.2 泵轴、1.3 进口通道、1.4 出口通道、6.1 第一进口、6.2 第二进口、6.3 真空泵出口、7.1 壳体、7.2 引水腔、7.3 浮球、7.4 连动杆、7.5 阀瓣、7.6 隔板、7.7 真空腔、7.8 补偿阀、7.9 真空排气口、7.10 破空阀、7.11 过滤网、8.1 机体、8.2 凝结器进口、8.3 凝结器出口、8.4 排气口、8.5 油雾过滤 器、8.6 加油口、8.7 排油口、8.8 油位传感器、8.9 油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999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外包围保护的扇叶及使用该扇叶的风扇
- 下一篇:具有非光滑表面的摆线转子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