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置电磁减阻装置的大型层叠剪切模型箱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397306.4 | 申请日: | 2016-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6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 发明(设计)人: | 章敏;尚微;郭诚;周忠超;程欣;赵博;安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4101 | 代理人: | 申艳玲 |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电磁 装置 大型 层叠 剪切 模型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内置电磁减阻装置的大型层叠剪切模型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长方形框架、电磁减阻装置、螺杆和反力架;
所述长方形框架由四根方形钢管焊接而成,且若干个长方形框架上下平行层叠设置、间距相等,每层框架与振动方向平行的两根方形钢管内设有电磁减阻装置;电磁减阻装置在多个方形钢管内平行设置,形成多层减阻系统;底部的长方形框架下方设有刚性底板;
所述电磁减阻装置包括嵌有多个铁芯的横梁和薄片磁铁,横梁无接触地贯穿于该钢管内部,所述横梁为工字钢,工字钢的腹板上设有若干个缺口,铁芯焊接在该缺口内,铁芯的外表面均匀缠有漆包线,且相邻两层框架内的漆包线与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电源串联为一组电路;铁芯的上方对应设有薄片磁铁,铁芯的上工作面与薄片磁铁的下表面的磁极极性相同;横梁延伸出方形钢管的两端,横梁两端分别与螺杆连接,螺杆上端悬挂在反力架横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电磁减阻装置的大型层叠剪切模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薄片磁铁为长条形铷铁硼材质,粘贴在方形钢管的内顶面,磁铁在每个铁芯中心两侧各预留15cm,宽度小于方形钢管内顶面宽度3-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电磁减阻装置的大型层叠剪切模型箱,其特征在于:应事先验算横梁在电磁力和自重作用下的挠曲变形,保证横梁最大竖向位移小于其底面至钢管下表面的间隙,计算模型可按简支梁考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电磁减阻装置的大型层叠剪切模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下端采用导线和接地极与大地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电磁减阻装置的大型层叠剪切模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减阻装置的横梁两个端部分别设置U型槽,螺杆与每个横梁之间通过螺母连接,将所有电磁减阻装置的横梁固定起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电磁减阻装置的大型层叠剪切模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减阻装置的横梁两端上下翼板均切割出一个U型缺口,并去掉缺口范围内上下翼板之间的腹板,将螺杆穿过缺口,并在翼板上下表面通过螺母对横梁进行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电磁减阻装置的大型层叠剪切模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架设置在模型箱两侧,且与振动台台面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电磁减阻装置的大型层叠剪切模型箱,其特征在于:在模型箱内布置橡胶袋;除底层框架外,在每层框架与振动方向平行的底部各设置3~5组轴承或滚珠;在箱壁外侧垂直于振动方向设置柔性铁皮或橡胶材质的侧限板,并通过螺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置电磁减阻装置的大型层叠剪切模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设置在方形钢管上的滑槽板内,滑槽板上方设有一条凹槽,滚珠能在凹槽内发生水平滑动。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内置电磁减阻装置的大型层叠剪切模型箱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刚性底板和层叠框架通过螺栓拼装成模型箱,使刚性底板连接在外部振动台上;
步骤2:焊接横梁,将绕有一定匝数漆包线的铁芯焊接在横梁缺口位置,将同一根横梁上的铁芯用导线串联起来;
步骤3:将横梁送入与振动方向平行的一边方形钢管内,串联铁芯的导线在方形钢管两端引出来,与相邻框架引出的导线或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电源相连,每两层框架内铁芯与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电源串联为一组电路;
步骤4:将薄片磁铁沿与振动方向平行的两根方形钢管两端顶板缓缓推进,使其吸附于钢管内顶面;
步骤5:将螺杆上拧上螺母,螺母位置根据已安装的横梁确定,将螺杆安装在反力架上;通过操纵反力架,将螺杆慢慢送至横梁端部“U”型缺口处;先从上部框架内的横梁开始,将横梁抬升至预定位置,用螺母固定住横梁;
步骤6:电路接通前,需把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从上往下,依次接通各个电路,先慢慢调节顶层电路中滑动变阻器,观察电流表示数,使电路达到预先计算的电流值,再调节下一层电路;电路调整完毕,方可施加地震波进行振动台模拟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9730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培路肩、中央分隔带填料机
- 下一篇:地铁车站的地下室支护施工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