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水构件及用于坡体道路的雨水收集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92840.6 | 申请日: | 2016-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62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黄磊昌;叶淑红;张玉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1C11/22;E03F5/1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212 | 代理人: | 李馨,李洪福 |
地址: | 11603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水 构件 用于 道路 雨水 收集 净化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净化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栽植行道树的坡道雨水收集净化系统。主要涉及专利分类号E03给水;排水E03B取水、集水或配水的装置或方法E03B3/00饮用水或自来水的取水或集水的方法或装置E03B3/02取自雨水。
背景技术
国外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就开展了雨水利用的研究与实践如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墨西哥、印度、土耳其、以色列、日本、泰国、苏丹、也门、澳大利亚、德国等,发展到现在已经卓见成效。其中,德、美、日、英等经济发达国家己将城市雨水利用作为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战略措施,并在雨水利用方面走在前列。
目前在我国的园林设计中,雨水的利用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许多城市园林中,由于景园内雨水利用设施的不完善,雨水仍不能有效地作为“绿色生态水源”而合理利用。在我国许多地区,一方面大量的雨水随着市政管网白白流掉,另一方面大量的景观用水却来自于洁净的自来水,以前普遍使用的“雨污合流”的排放模式已充分显现出它的弊端。过长的排放路线不仅加重了市政管网的排水负担,未经处理的雨水也会将地面污染物带入到下游地区作为水源的河流中,加重了水源的污染。不合理的景观水处理方法必将加重水体的恶性循环。
雨水利用的主要优点在于节约地下水资源、解决城市洪涝、解决城市雨水污染的扩大,降低水资源利用成本,保持生态平衡、补给地下水、保护下游水资源。雨水利用包括雨水的集蓄利用和雨水的渗透利用,一般情况下,园林中建筑所占比重较少,绿地所占比例较大,植被相对复杂,建立以绿地自然渗透为主的雨水渗透利用体系,辅助使用投资较少的分散式雨水集蓄设施可以节约资金,也更有利于与景观结合。
海绵城市、雨水利用成为风景园林设计界的流行词,大家都在“挤”海绵。实践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以地面的透水性为主导来进行的。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储存雨水。还有利用雨水花园收集雨水的,主要用于居住区小尺度内。而对于地面径流比较大的道路系统采用的还是排放到城市排泄系统中大部分浪费掉了,尤其是坡地由于本身的特点,坡地道路上的雨水顺坡而溜走,坡地上的行道树基本上满足不了用水需求,尤其是土壤比较松散的基本存不住水,更不用说截留了,这种情况下,坡地土壤的透水性反而成为不利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的提出,而研制的一种行道树集水构件,该集水构件为一水平横截面为近似螺旋线的立壁,所述立壁包括挡水壁和包围行道树的种植池;
所述的挡水壁和种植池分别为不等径圆的弧;
所述种植池具有一开口I,开口I的外侧边缘连接所述的挡水壁;开口I的内侧边缘与挡水壁的边缘合抱形成集水构件的进水口;
使用状态下,集水构件的进水口位于坡体道路两侧,由坡体道路冲下的雨水通过所述的进水口进入集水构件种植池,完成雨水收集。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集水构件的底部设有溢水口。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集水构件至少包括:包括最上方的表面层、中部的构造层和底部的固定部;固定部为插入坡体道路地下的预埋件。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预埋件为螺杆。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种植池的半径为其所包围行道树胸径的5倍;挡水壁的半径为所述种植池弧的半径的4倍。
更进一步的,种植池的外侧边缘与行道树中心的连线与道路边缘垂直;所述的进水口设有滤网,滤网所在平面与道路边缘平行。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种植池的弧度为240°;所述挡水壁的弧度为50°。
更进一步的额,所述的溢水口,至少一个溢水口中轴线与行道树的中心连线与道路边缘平行,多个溢水口之间的夹角为20°。
一种用于坡体道路的雨水收集净化系统,包括多个串联固定在坡体道路两侧的两列集水构件、设置在集水构件列背部下方的排水沟以及设置在坡体道路下方的集水池;
工作时,雨水经由坡体道路冲下,通过所述的进水口进入各集水构件。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集水构件列中一集水构件内的积水由所述的溢水口溢出时,水流被下方的集水构件挡水壁引导,沿所述挡水壁进入所述的排水沟。
更进一步的,在于所述的集水池连接有向外界供水的管路和水泵。
所述集水构件列最上方的集水构件的挡水壁的弧度为60°。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928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太阳能加热技术的空气制水机
- 下一篇:一种雨水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