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袋式除尘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85313.2 | 申请日: | 2016-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6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洲;郝献岐;张友尧;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强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46/04;B01D46/48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42109 | 代理人: | 吴运林 |
地址: | 435100 湖北省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尘器,尤其是一种应用于SCR法脱硝系统的袋式除尘器。
背景技术
当前,在采用SCR法脱硝系统进行脱硝反应之前,对脱硝催化反应时的烟气进行除尘处理是其中的一道重要工序。一般而言,通用袋式除尘器进行烟气除尘。
现有的袋式除尘器的结构如下:包括上箱体、中箱体和灰斗,其中灰斗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并在灰斗的出灰口处设有阀门装置,中箱体中吊装有滤袋组件,上箱体中设有吹灰系统,并在上箱体的其中一个侧壁上设有出风口。这种袋式除尘器存在以下问题: (1)在实际进行除尘作业时,由于烟气气流的风压较大,从进风口通入至中箱体内的烟气气流分布不均匀,大部分烟气气流集中在与进风口相对应的中箱体的一侧,从而严重影响了除尘效果;(2)由于烟气中的含尘颗粒物较多,而烟气气流的风压又较大,当烟气气流直接从进风口通入至灰斗中时,对灰斗的内侧壁造成强烈的冲击,严重影响灰斗的使用寿命;(3)吹灰系统设计不合理,导致压缩空气无法将吸附在除尘滤袋上的粉尘清理干净,清灰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当前袋式除尘器所存在的以上问题,为此提供一种清灰效果好、除尘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用于SCR法脱硝系统的袋式除尘器。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是:一种袋式除尘器,包括上箱体、中箱体和灰斗,其中灰斗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并在灰斗的出灰口处设有阀门装置,中箱体中吊装有滤袋组件,上箱体中设有吹灰系统,并在上箱体的其中一个侧壁上设有出风口,其特征是:在灰斗中设有若干个挡风板,各个挡风板分别与进风口相对应,并沿着进风口的一侧向对侧,从上往下排布呈成台阶状结构,相邻的两块挡风板之间构成分风风道。
本发明中所述挡风板朝向进风口的一侧呈倾斜布置,倾斜角α的范围为0-10度。
本发明中所述阀门装置由插板阀和星型卸灰阀组合而成。
本发明中所述滤袋组件包括有设置在上箱体底部的花板,在花板上开设有若干花板孔,每个花板孔对接一个除尘滤袋,除尘滤袋开口朝上布置并吊装在中箱体内;所述吹灰系统包括有压缩空气包和若干个喷吹管,压缩空气包连通各个喷吹管,在每个喷吹管上设有若干个喷嘴,每个喷嘴分别与各个除尘滤袋的开口相对应。
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清灰效果好,并通过在灰斗中布置挡风板,防止了高压的含尘烟气对灰斗的直接冲击,延长了灰斗的使用寿命,同时实现了对通入中箱体中的烟气进行均匀分风处理,使得中箱体内的有效除尘面积增大,从而提高了除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灰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上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上箱体的仰视示意图。
图中:1—上箱体,2—中箱体,3—灰斗,4—进风口,5—出风口,6—挡风板,7—分风风道,8—插板阀,9—星型卸灰阀,10—花板,11—花板孔,12—除尘滤袋,13—压缩空气包,14—喷吹管,15—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发明包括上箱1、中箱体2和灰斗3,其中灰斗3的侧壁上设有进风口4,并在灰斗3的出灰口处设有阀门装置,中箱体2中吊装有滤袋组件,上箱体1中设有吹灰系统,并在上箱体1的其中一个侧壁上设有出风口5,特别是:在灰斗3中设有若干个挡风板6,各个挡风板分别与进风口4相对应,并沿着进风口4的一侧向对侧,从上往下排布呈成台阶状结构,相邻的两块挡风板之间构成分风风道7。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挡风板6朝向进风口4的一侧呈倾斜布置,倾斜角α的范围为0-10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阀门装置由插板阀8和星型卸灰阀9组合而成。
参见图3、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滤袋组件包括有设置在上箱体1底部的花板10,在花板10上开设有若干花板孔11,每个花板孔11对接一个除尘滤袋12,除尘滤袋12开口朝上布置并吊装在中箱体2内;所述吹灰系统包括有压缩空气包13和若干个喷吹管14,压缩空气13包连通各个喷吹管14,在每个喷吹管上设有若干个喷嘴15,每个喷嘴分别与各个除尘滤袋的开口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强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强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853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插件(YF‑03)
- 下一篇:接插件(YF‑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