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好氧嗜碱微生物的裂缝自修复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85109.0 | 申请日: | 2016-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5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周爱娟;赵林;李珠;张家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4/18;C04B20/10;C04B111/40;C04B111/7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武建云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好氧嗜碱 微生物 裂缝 修复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使用好氧嗜碱微生物的裂缝自修复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载有裂缝修复剂且已包裹表面的膨胀珍珠岩颗粒80~150份,水泥350~500份,石子900~1100份,砂400~600份,硅灰10~15份,水250~350份,乳酸钙10~18份,减水剂2~4份;
所述载有裂缝修复剂且包裹表面的膨胀珍珠岩颗粒的制备方法如下:
(1)、制备载有好氧嗜碱微生物修复剂的载体
a、采用具有好氧嗜碱特性并具备以乳酸盐为基质合成碳酸盐能力的微生物,将菌种按常规方式接种至pH值为9~10的培养基中振荡培养;
b、采用离心法收集菌泥,对菌泥进行重悬,制得菌体悬浮液;
c、采用真空浸渍法将菌液浸渍到膨胀珍珠岩颗粒的表面和内部孔隙中,并对上述吸附芽孢杆菌的膨胀珍珠岩颗粒进行干燥;
d、对干燥后的吸附芽孢杆菌的膨胀珍珠岩颗粒表面喷洒乳酸钙和酵母膏混合溶液,并对载体进行第二次干燥;
(2)、包裹载体表面
将偏高岭土或粉煤灰与激发剂进行拌合,制备成喷液,对载体颗粒表面进行喷涂;将包裹完毕的载体颗粒在常温下干燥。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好氧嗜碱微生物的裂缝自修复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将膨胀珍珠岩与1/3重量份数的水投入搅拌机中,拌和30秒后,再将水泥、石子、砂、硅灰、乳酸钙、减水剂以及剩余重量份数的水均匀投入搅拌机中,搅拌3~4分钟后即得到所述的裂缝自修复混凝土。
3.一种载有裂缝修复剂且包裹表面的膨胀珍珠岩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载有好氧嗜碱微生物修复剂的载体
a、采用具有好氧嗜碱特性并具备以乳酸盐为基质合成碳酸盐能力的微生物,将菌种按常规方式接种至pH值为9~10的培养基中振荡培养;具体过程如下:
采用假坚强芽孢杆菌或者科式芽孢杆菌,对菌株进行纯化和培养;
制备好氧嗜碱微生物的培养基,培养基中每升各组成成分含量:蒸馏水1L,蛋白胨5g,牛肉膏3g;
用1mol/L倍半碳酸钠无菌溶液将上述培养基pH值调整为9.7,120℃高温灭菌30分钟,然后将好氧嗜碱微生物菌种按常规方式接种至pH值为9~10的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24小时;其中,每升倍半碳酸钠无菌溶液中:碳酸氢钠42g,无水碳酸钠53g;
b、采用离心法收集菌泥,对菌泥进行重悬,制得菌体悬浮液;具体过程如下:菌液用离心机以转速4000r/min离心20min;将菌泥在灭菌后的蒸馏水中重悬,然后稀释至菌液所含菌体浓度为(4.0~5.5)×106个/mL;
c、采用真空浸渍法将菌液浸渍到膨胀珍珠岩颗粒的表面和内部孔隙中,并对上述吸附芽孢杆菌的膨胀珍珠岩颗粒进行干燥;每升菌液对应的膨胀珍珠岩用量为400~450g;膨胀珍珠岩颗粒的粒径为1.0mm~3.0mm;干燥温度45±2℃;
d、对干燥后的吸附芽孢杆菌的膨胀珍珠岩颗粒表面喷洒乳酸钙和酵母膏混合溶液,并对载体进行第二次干燥;
(2)、包裹载体表面
将偏高岭土或粉煤灰与激发剂进行拌合,制备成喷液,对载体颗粒表面进行喷涂;偏高岭土或者粉煤灰与激发剂的质量比为0.6~1.0:1;所述激发剂为浓度为15%的硅酸钠溶液;
将包裹完毕的载体颗粒在常温下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8510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清洗喷头的3D打印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人像3D扫描用转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