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旋风式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81721.0 | 申请日: | 2016-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10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中;吴志博;赵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D11/00 | 分类号: | F23D11/00;F23D11/36;F23B90/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风式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液态和固体燃料的燃烧器,进一步涉及一种火旋风式燃烧器。
背景技术
炊事燃烧器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随着节能意识的提高,人们一直尝试通过改进燃烧器装置以及燃烧形态来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特别地,高原地区低压低氧的环境条件会显著降低燃料的燃烧效率,而当前在高原地区使用的液态燃料燃烧器,由于其设计时未考虑高原低压低氧环境条件的影响,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点火难、燃烧效率低、碳烟生成量高及燃烧不稳定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科研工作者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火旋风(又称火焰龙卷风)是一种常见于森林和城市火灾中的旋转强对流火灾现象,火旋风现象中产生的旋转运动能增加火羽流的高度和燃料的燃烧速率。与常规火羽流相比,火旋风在运动学方面表现出很高的空气卷吸速率、切向速度(表现为高速旋转)和轴向速度(表现为强烈上升运动),在燃烧行为上则表现为显著升高的火焰温度、火焰高度和燃烧速率。由于火旋风燃烧效率相比于传统燃烧形式较高,因此可以利用火旋风的燃烧形式来改进目前市场上的炊事燃烧器。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旋风式燃烧器,以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果。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火旋风式燃烧器,包括炉体、油盘、纱幕和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炉体侧面开设多个扇片,所述扇片配置为能够沿自身轴旋转大于0且小于等于90°的任意角度间任意角度;
所述油盘布置于所述炉体底部;
所述纱幕为柱形多孔结构,围绕所述油盘设置;以及
所述驱动装置,配置为驱动所述纱幕绕所述油盘转动。
优选的,所述扇片沿着炉体侧面等间距分布,扇片数量为4-20个。
优选的,所述扇片的轴与炉体侧面平行,且开设在扇片中部或者扇片的一个侧边。
优选的,所述扇片还包括固定件,以将扇片固定于所述任意角度。
优选的,所述纱幕的孔径大小0.5-5cm。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旋转轴承和变速电机,其中,所述旋转轴承位于所述油盘下方,所述纱幕固定于所述旋转轴承上,所述旋转轴承周圈具有齿轮;
所述变速电机包含与所述旋转轴承配套的齿轮,以通过变速电机带动所述旋转轴承转动,进而带动纱幕转动。
优选的,所述变速电机通过直流电源供电,所述直流电源由太阳能装置或电池充电。
优选的,所述变速电极的转速为0~200r/min。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以上任意所述的火旋风式燃烧器,其中的油盘用液态燃料射流口替代。
(三)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扇片,使外部风可以切向进入炉体,形成旋转气流,有利于火旋风形成;
(2)通过在油盘周围设置可以旋转的纱幕,引入纱幕旋转的机械角动量,所提供的风速较大,燃烧强度也更大;
(3)通过该火旋风式燃烧器不仅可以显著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和火焰温度从而提高炊事效率,而且可以改进特殊环境下所用的炊事燃烧器燃烧困难的难题。
(4)该火旋风式燃烧器尤其能够提高燃料在高原低压低氧环境条件下的燃烧效率,解决高原燃烧器在低压低氧环境条件下燃烧困难的难题,该燃烧器能降低碳烟生成量,而且经济实用,轻便易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火旋风式燃烧器内部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外部炉体的侧视图。
图中:1.炉体,2.扇片,3.旋转轴承,4.纱幕,5.油盘,6.变速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发明的总体发明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一种限制。
参见图1-3各视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总体构思,提供一种火旋风式燃烧器,包括炉体1、油盘5、纱幕4和驱动装置。通过设置上述部件,在燃烧炉中形成火旋风发生装置,使燃料由普通的池火燃烧形式变为火旋风燃烧形式。以下将对本实施例的火旋风燃烧器中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817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烟囱两种气体反复燃烧的锅炉
- 下一篇:疏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