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浸泡式传热管外壁壁温测量系统及其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80026.2 | 申请日: | 2016-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76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彭传新;张妍;白雪松;卓文彬;闫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C17/112 | 分类号: | G21C17/11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何筱茂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泡 传热 外壁 测量 系统 及其 安装 方法 | ||
1.浸泡式传热管外壁壁温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电偶(1),其测温端头固定在传热管的外壁上;
隔离层(2),包覆在热电偶(1)的测温端头外,将热电偶(1)的测温端头与传热管外流体隔离;
固定装置(3),将隔离层(2)固定在传热管外壁上;
所述热电偶(1)焊接在传热管的外壁上,且热电偶(1)的测温端头被焊料完全覆盖;
所述隔离层(2)为环状薄膜层,该环状薄膜层由条状聚四氟乙烯薄膜沿传热管圆周方向缠绕至少50圈形成,环状薄膜层的宽度不大于5mm;
所述环状薄膜层将热电偶(1)的测温端头包覆在传热管的外壁与环状薄膜层之间,环状薄膜层与焊料在热电偶(1)的测温端头处形成隔离流体的密封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泡式传热管外壁壁温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3)为卡箍或金属丝或扎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泡式传热管外壁壁温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1)采用铠装热电偶。
4.浸泡式传热管外壁壁温测量系统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步骤S1-S3:
S1、采用焊接的方式将热电偶(1)固定在传热管的外壁壁面上,且使热电偶(1)的测温端头被焊料完全覆盖;
S2、在热电偶(1)的测温端头外覆盖隔离层(2),将热电偶(1)的测温端头包覆在传热管的外壁与隔离层(2)之间,从而使热电偶(1)的测温端头与传热管外流体隔离;
S3、采用固定装置(3)将隔离层(2)固定;
步骤S2中,隔离层(2)采用条状薄膜,所述在热电偶(1)的测温端头外覆盖隔离层(2)具体为:将传热管外壁上测温端头所在的沿传热管圆周方向的圆作为基准圆,将条状薄膜沿基准圆缠绕多圈,形成环状薄膜层,该环状薄膜层将热电偶(1)的测温端头包覆在传热管的外壁与环状薄膜层之间;
步骤S2中,条状薄膜的缠绕圈数不低于50圈,环状薄膜层的宽度不大于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浸泡式传热管外壁壁温测量系统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固定装置为环形卡箍,所述采用固定装置(3)将隔离层(2)固定具体为:采用2条环形卡箍分别固定在环状薄膜层外,且环状薄膜层的两侧各设置一个环形卡箍,热电偶(1)的测温端头位于2条环形卡箍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8002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