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焦炉装煤干法除尘苯并芘排放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77939.9 | 申请日: | 2016-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6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余国普;程乐意;曹银平;刘杰;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43/00 | 分类号: | C10B43/00;C10B31/00;C10B33/00;B01D46/02;B01D46/04;B01D5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焦炉 装煤干法 除尘 苯并芘 排放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焦炉炼焦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焦炉装煤除尘,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焦炉装煤除尘时降低苯并芘排放的方法。
背景技术
焦炉装煤除尘是炼焦为改善焦炉装煤时烟尘而采取的一项技术,以前大多采用湿法除尘技术,随着国家产业政策升级和二次污染问题等的影响,逐步用干法装煤除尘替代原用的技术。
根据2015年实施的新环保法和《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对焦炉装煤除尘苯并芘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的标准0.3ug/m3,特别限制地区的标准更严格。而现有的装煤除尘大多采用干法除尘,原有的燃烧法因种种原因已进行改造,因此其对苯并芘的控制无相关手段,易造成装煤除尘排放超标。
《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现行焦炉排放的标准,必须达标。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现有装煤除尘预喷涂进行改进的基础上,以吸附理论为依据,降低装煤除尘苯并芘排放。通过实验,新的方法下苯并芘排放是原有的1/3以下,而且不会造成其它污染,效果明显。
原有的燃烧式装煤除尘可以通过燃烧降低苯并芘排放,但存在问题:
(1)燃烧后的烟气含酸性物质,对多阀管道有腐蚀,8~10年需更换一次;
(2)燃爆现象,因不完全燃烧、风量调整不及造成的爆鸣;
为此,需要一种用于焦炉装煤除尘时降低苯并芘排放的方法及装置,所述用于焦炉装煤除尘时降低苯并芘排放的方法及装置结合现有除尘装置进行改进,降低苯并芘排放,改动简单,成本低,且效果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焦炉装煤除尘时降低苯并芘排放的方法,所述用于焦炉装煤除尘时降低苯并芘排放的方法结合现有除尘装置进行改进,降低苯并芘排放,改动简单,成本低,且效果好。
本发明一种用于焦炉装煤除尘时降低苯并芘排放的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焦炉装煤除尘时降低苯并芘排放的方法,所述装煤除尘为干法除尘,其特征在于,
设置装煤除尘预喷涂程序,在每次装煤作业时,在装煤除尘集尘期间,对除尘灰仓连续喷入焦粉,
在除尘灰仓内,所说预喷涂焦粉与装煤除尘烟气、粉尘进行充分接触,混合,吸附烟气中的苯并芘,
每次预喷涂焦粉的时间与装煤除尘高速运转相结合,为3~4分钟,
装煤除尘预喷涂灰仓使用导焦除尘的除尘粉,
所述除尘灰仓内收入装煤除尘及导焦除尘,即所述装煤除尘及导焦除尘合用一个除尘灰仓。
根据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焦炉装煤除尘时降低苯并芘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煤除尘预喷涂为3~5炉做1次。
根据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焦炉装煤除尘时降低苯并芘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调节喷吹装置以增大焦粉喷吹量,焦粉喷吹量达到5.26~15.6 7m3/min。
根据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焦炉装煤除尘时降低苯并芘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喷吹装置为可变频风机,转数在413~990/min。
根据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焦炉装煤除尘时降低苯并芘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有与装煤除尘烟气、粉尘进行充分接触、混合,吸附烟气中的苯并芘的焦粉的烟气、粉尘进入袋室进行布袋脉冲冲洗。
根据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焦炉装煤除尘时降低苯并芘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布袋脉冲冲洗程序为3~5炉做1次,每次脉冲时间为3-4分钟。
根据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焦炉装煤除尘时降低苯并芘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布袋脉冲程序为3炉做1次。
根据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焦炉装煤除尘时降低苯并芘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烟气中苯并芘排放浓度≤0.3×10-3mg/Nm3。
根据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焦炉装煤除尘时降低苯并芘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布袋脉冲冲洗程序后的烟气、粉尘经袋室灰斗下方的卸料阀抽出,所述卸料阀功率为7.5Kw,频率5~50Hz。
根据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焦炉装煤除尘时降低苯并芘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阀功率为7.5Kw,频率5~50Hz。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非燃烧式干法装煤除尘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779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强制冷却干熄焦水封槽
- 下一篇:一种固体有机废物立式热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