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森林地上生物量的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77599.X | 申请日: | 2016-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9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波;李俊清;王智;王卷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1/00 | 分类号: | G01C11/00;G01C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刘冬梅;路永斌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森林 地上 生物量 测量 系统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获得森林地上生物量的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利用高分辨率的无人机系统获得精确地森林树冠影像,通过分析森林树冠影像获得林木的树冠面积,实地测量林木的胸径,建立胸径‑树冠面积回归方程和地上生物量‑树冠面积回归方程,通过胸径‑树冠面积回归方程获得待预测森林中林木的胸径,通过地上生物量‑树冠面积回归方程获得待预测森林中林木的地上生物量,进而获得待预测森林的整体地上生物量。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快速有效,结果精确,并且成本较低,有利于推广无人机技术在林业调查上的广泛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被生态学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森林地上生物量的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量是指一个有机体或群落在一定时间内积累的有机质总量。
森林生物量(forest biomass)包括林木的生物量(根、茎、叶、花果、种子和凋落物等的总重量)和林下植被层的生物量。通常以单位面积或单位时间积累的干物质量或能量来表示。
森林群落的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最好的指标,是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优劣和功能高低的最直接的表现,是森林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的综合体现。森林通过吸收大气中的碳来增加生物量,而树干生物量通常占地上生物量的70%以上(Zeng et al.2012),所以估算树干生物量对森林碳储量的计算至关重要。
在现有技术中,植物的地上生物量一般是通过样地调查或卫星遥感估算。
样地调查是通过破坏性地取样测得植物地上生物量,或者是测量一个或多个变量,如胸径和树高,然后将树伐倒,切割各部分,分别称其重量,通过建立相关生物量方程得出(Niklas KJ(1994),Plant allometry.the scaling of form and process,Universityof Chicago Press.Chicago)。
在样地上测量林木参数,包括测量林木的胸径和树高,看起来可靠,但是对样地尺度进行调查工作量大,极耗时费力,操作过程损失造成的误差也很大,对大型树木十分困难,而且对森林群落造成的破坏很大。
即使获得精确的测定结果,由于群落空间异质性的关系,以一个样地测定的数据代表整个群落或小流域的生物量,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随着遥感技术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多元化的遥感数据适应于各种尺度上森林生物量估算,但是通过遥感数据无法提取准确的树冠轮廓,因此卫星遥感在单木水平上的应用还存在困难。
为了提高森林地上生物量的监测和评估水平,有必要建立针对单木地上生物量的测量方法。
另外,激光雷达在森林调查上的应用日渐突出,主要表现在对森林单木特征的直接测量,如高度。但是,由于树冠一般呈圆形而没有比较明显的顶端,让激光雷达难以识别。相比遥感,激光雷达设备及其数据的预处理费用远远超过研究者的预算范围,限制了激光雷达在森林调查中的广泛应用。因此,在森林调查中迫切需要低成本的,能够准确获取森林基本信息的方法。
传统的生物量调查方法需要进行详细的样地调查,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有些地区由于地形险恶、交通不便等原因人力所不及,无法完成调查。如何进一步提高大尺度生物量的估算精度,是当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由于上述原因,本发明人对现有的获得森林地上生物量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以便设计出一种快速精确,操作性强,成本较低的森林地上生物量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该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不仅能评估森林整体的地上生物量,还能评估单木的地上生物量和胸径,有助于森林调查和管理。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设计出一种森林地上生物量的测量系统和测量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结果精确。
具体来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775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站仪电子对中系统及其对中自动补偿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潜标数据采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