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75776.0 | 申请日: | 2016-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0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赖圣棠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镜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镜头,包括一第一透镜群、一第二透镜群与设于第一透镜群与第二透镜群之间的光圈。第一透镜群具有负屈光度且包含具屈光度的透镜数目小于3。第二透镜群具有正屈光度且包含具屈光度的透镜数目小于5和具绕射面的非球面透镜;以及光学镜头符合下列条件:其中为绕射面屈光度,为具绕射面的透镜的折射屈光度,V为具绕射面的透镜的阿贝数。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设计,可提供一种能兼顾轻量化及日夜共焦,且能提供较低的制造成本及较佳的成像品质的光学镜头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具绕射元件及日夜共焦表现的光学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家庭监视用摄影机有越来越蓬勃发展的趋势,人们对于薄型化及光学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满足这样需求的镜头,大致上需要具低成本、大光圈、广视角、轻量化和日夜共焦等特点。尤其是日夜共焦部分,传统的方法必须使用低色散材质(萤石),但萤石材质的重量较重(约为一般玻璃的1.5倍),且成本较高(约为一般玻璃的18倍),如此就与低成本和轻型化的趋势相抵触了。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兼顾轻量化及日夜共焦,且能提供较低的制造成本及较佳的成像品质的取像镜头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光学镜头,包括由一方向依序设置的第一透镜群与第二透镜群,设于第一透镜群与第二透镜群之间的光圈。第一透镜群具有负屈光度且包含具屈光度的透镜数目小于3。第二透镜群具有正屈光度且包含具屈光度的透镜数目小于5和具绕射面的非球面透镜;以及光学镜头符合下列条件:其中为绕射面屈光度,为具绕射面的透镜的折射屈光度,V为具绕射面的透镜的阿贝数。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设计,可提供一种能兼顾轻量化及日夜共焦,且能提供较低的制造成本及较佳的成像品质的光学镜头设计。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10a的示意图。
图2至图5为图1的光学镜头的成像光学模拟数据图,其中图2-图3分别为可见光和850纳米红外光的光线扇形图,图4-图5分别为587纳米绿光和850纳米红外光的绕射光学传递函数曲线图。
图6为依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10b的示意图。
图7至图10为图6的光学镜头的成像光学模拟数据图,其中图7-图8分别为可见光和850纳米红外光的光线扇形图,图9-图10分别为587纳米绿光和850纳米红外光的绕射光学传递函数曲线图。
图11为依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10c的示意图。
图12至图15为图11的光学镜头的成像光学模拟数据图,其中图12-图13分别为可见光和850纳米红外光的光线扇形图,图14-图15分别为587纳米绿光和850纳米红外光的绕射光学传递函数曲线图。
图16为依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10d的示意图。
图17至图20为图16的光学镜头的成像光学模拟数据图,其中图17-图18分别为可见光和850纳米红外光的光线扇形图,图19-图20分别为587纳米绿光和850纳米红外光的绕射光学传递函数曲线图。
附图标号
10a-10d 光学镜头
12 光轴
14 光圈
16 玻璃盖
18 成像平面
20 第一透镜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757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镜装置和包括透镜装置的图像拾取装置
- 下一篇:光学成像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