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医疗用抗菌钛合金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373116.9 | 申请日: | 2016-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38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中核舰航特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1/03 | 分类号: | C22C1/03;C22C14/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0021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医疗 抗菌 钛合金 制造 方法 | ||
1. 一种生物医疗用抗菌钛合金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Ti-5Al-2.5Fe为基础的Ti-Al-Fe-Zr-Ag-RE系α+β型二相钛合金;
Ⅰ中间合金制备
①Al-Fe中间合金制备
传统Ti-5Al-2.5Fe生产工艺是铝和铁以纯铝和纯铁的形式加入,个别生产单位是用感应炉熔炼Al-Fe中间合金;纯铝的熔点低,熔炼过程中烧损和挥发比较严重,钛合金铸锭成分稳定和一致性不好,铁在钛合金中是易偏析元素之一,用纯铁直接加入偏析很难控制;而一般的感应炉熔炼此中间合金气体杂质增加较多,成分稳定性差,不利于钛合金铸锭质量控制;因此Al-Fe中间合金熔炼采用水冷铜坩埚真空感应炉熔炼,原料采用高纯铝和高纯铁,在氩气保护下熔炼,精炼30分钟后浇铸中间合金铸锭,冷却至100℃以下后出炉,破碎后化学成分分析,备用;
Al-Fe中间合金成分范围为:Al 78-82% Fe 18-22%(原子百分比)
Al-Fe中间合金的熔点为1150℃;
②Zr-Ag-RE中间合金的制备
由于纯银在钛金属液冷却凝固过程中容易出现局部共析反应,使银析出,使用必须以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微量RE(稀土)化学活性强,以纯金属形态直接加入钛合金中收得率低,烧损严重,也以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才是合理的;
Zr-Ag-RE中间合金熔炼采用水冷铜坩埚真空感应炉进行;其优点是,真空度高,没有坩埚材料对金属熔炼体的污染,中间合金杂质含量低;
Zr-Ag-RE中间合金的熔炼和生产工艺为:高品质海绵锆+纯金属银粉+纯金属稀土粉——混料,投料——抽真空——充氩气——熔炼——精炼——浇铸——炉冷——出炉——中间合金铸锭取样分析成分——破碎——备用;
Zr-Ag-RE中间合金成分范围为:Ag 30-32% RE 1-3% Zr 余量(原子百分比)
Zr-Ag-RE中间合金组织为AgZr2 金属间化合物,熔点为1200℃;
ⅡTi-Al-Fe-Zr-Ag-RE抗菌钛合金的熔炼和生产工艺:
钛合金铸锭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炉进行,二次真空熔炼方式;按照原料的化学分析成分配料称重,把熔炼原料—海绵钛和Al-Fe中间合金,Zr-Ag-RE中间合金放入混料机中进行大混料;均匀混好的原料在液压机上进行挤压,制成自耗电极块;等离子真空焊接机组焊自耗电极;一次熔炼采用大抽气率高真空熔炼,充分去除海绵钛里的挥发物,熔炼电流和电压根据自耗电极尺寸和坩埚尺寸确定;一次铸锭根据情况表面进行清理或扒皮;二次熔炼采用高真空后充氩气至低真空后氩气保护下熔炼,保证钛合金中易烧损元素的收得率;二次熔炼铸锭炉冷至100℃以下出炉,去除铸锭头尾,铸锭表面扒皮清理;
铸锭熔炼工艺:
海绵钛+Al-Fe中间合金+Zr-Ag-RE中间合金——称重,混料——挤压电极块——组焊电极——一次熔炼——清理铸锭表面——二次熔炼——炉冷——铸锭出炉——清理扒皮——取样分析——铸锭成品;
ⅢTi-Al-Fe-Zr-Ag-RE抗菌钛合金成分范围(重量百分比):
(Al+O+4N):5.2-5.5%
Fe:2.4-2.8%
Zr:0.5-1.0%
RE:0.01-0.05%
(O+4N)<0.10%
H<0.008%
C<0.03%;
Ⅳ抗菌钛合金的抗菌实验:
钛合金使用“薄膜覆盖法”进行抗菌力实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无可见光环境下24小时杀灭率为100%;植入物在人体中环境比较复杂,不是单纯的细菌感染,但完全说明其抗菌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中核舰航特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中核舰航特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7311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有石墨烯的银基触点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清洁的钼冶炼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