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井避难硐室有害气体隔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370994.5 | 申请日: | 2016-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88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宗翔;芮培升;李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F17/12 | 分类号: | E21F17/12;E21F11/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1109 | 代理人: | 方星星 | 
| 地址: | 123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井 避难 有害 气体 隔离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矿井避难硐室有害气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避难硐室开口处的防护密闭门以及设置于所述防护密闭门内侧的柔性隔离门,所述避难硐室顶部设有钻孔通向地面,供正压风进入,所述柔性隔离门包括边框及设于所述边框内的柔性内衬,所述柔性内衬设有可供人穿过的门缝,所述门缝的两侧边互相重叠搭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避难硐室有害气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内衬为具有弹力的阻燃柔性胶面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避难硐室有害气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缝的两侧边部分重叠,重叠宽度1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避难硐室有害气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缝其中一侧边搭接于另一侧边的表面,两侧边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贴合固定,所述门缝的通过口朝向所述防护密闭门的拉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避难硐室有害气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的一侧安装于避难硐室隔离墙上设置的门框上,另一侧设有门锁,用于打开或锁合所述柔性隔离门,所述边框在所述门锁附近设有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井避难硐室有害气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设有密封条,用于密封所述门框与所述边框之间的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避难硐室有害气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隔离门紧临所述防护密闭门,所述柔性隔离门与所述防护密闭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人位于所述柔性隔离门内侧而人体穿过所述门缝关闭所述防护密闭门所需的最小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避难硐室有害气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难硐室包括靠近矿井缓冲巷道的过渡室以及位于所述过渡室内侧的生存室,所述过渡室与所述缓冲巷道之间通过所述防护密闭门和所述柔性隔离门隔离,所述生存室与所述过渡室之间通过内密闭门隔离,所述内密闭门内侧临近位置也设有所述柔性隔离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矿井避难硐室有害气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密闭门和所述内密闭门朝向所述缓冲巷道向外开启,所述柔性隔离门朝向所述过渡室向内开启。
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避难硐室有害气体隔离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发生灾难事故后,将所述柔性隔离门锁合,从矿井各处陆续赶来的避难人员先打开所述防护密闭门,并通过所述防护密闭门,然后通过所述柔性隔离门的门缝进入过渡室,在此过程中,避难硐室内的正压风会由所述门缝排出,与进入的避难人员逆向运动,冲刷带走避难人员所携带的有害气体,最后将手透过所述门缝关闭所述防护密闭门,柔性隔离门门缝靠弹力自动恢复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709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间压对转叶轮机构
 - 下一篇:一种采煤工作面用便携应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