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造换热管裸露式换热器的方法及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69428.2 | 申请日: | 2016-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8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于均刚;魏占超;欧凡强;孟巍;冯强;黄和国;李学鸥;杨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6 | 代理人: | 刘冬梅,路永斌 |
地址: | 066206 河北省秦皇岛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造 热管 裸露 换热器 方法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力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造管束组件较长、管束直径或横截面较小的柔性换热管裸露式换热器的方法及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换热管裸露式换热器的管束组件较长,在组装时不容易控制各个管束支撑板之间的管孔同心度;由于换热管裸露在空气中,其清洁防护不易控制;在换热管与管板焊缝焊接后,产品要求对该焊缝进行气密性检查,而裸露的管束组件无法实现管束壳程密封并充气进行换热管与管板焊缝气密性检查的要求;由于换热管裸露不能旋转,管板与封头的环缝需要手工全位置焊接,焊接质量不易保证;对于管束组件较长而且换热管裸露的柔性管束组件,在制造过程中如需进行吊运或转移时,由于其结构特殊,直接捆绑换热管起吊会造成换热管损伤,或起吊后由于管束长度长、柔性大,容易使管束组件变形。
为有效解决上述制造难题,亟需一种专用的制造方法和辅助装置保证管束组件较长、管束直径或横截面较小的柔性换热管裸露式换热器的制造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设计出一种制造换热管裸露式换热器的方法及辅助装置,方便管束组件各个管束支撑板找正、管孔对正(尤其是对中),实现了管板与封头环缝的自动焊,实现了管束组件壳程部分形成密封空间进行气密性试验验证换热管与管板焊缝质量,同时还可以辅助吊运柔性的管束组件。
具体来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方面:
第一方面、一种制造换热管裸露式换热器的辅助装置,所述换热管裸露式换热器包括管板21和管束组件22,
其特征在于,该辅助装置包括管束支撑架,其用于支撑、装配管束组件22。
第二方面、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管束组件22包括换热管(或换热管束)和管束支撑组件,所述管束支撑组件包括若干个管束支撑板和连接各个管束支撑板的连接结构,
所述管束支撑架包括装配平台1、用于支撑固定管板21的管板支座2和若干个用于支撑固定管束支撑组件的连接杆组件3,优选该连接杆组件3是可调的,
其中,管板支座2和连接杆组件3都设置在装配平台1上,
优选地,管束支撑架还包括固定管束支撑板的限位组件12。
第三方面、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辅助装置还包括临时壳体装置,其包括临时筒体4和内部支撑轨道5。
第四方面、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壳体装置还包括进气口6、人孔7、支座8和出气口9,
优选地,进气口6与出气口9可合并为一个开口,用于充入压缩空气和释放压缩空气。
第五方面、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之一所述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辅助装置还包括起吊装置,
优选地,所述起吊装置包括吊梁10和均匀设置在吊梁10上的分组吊钩11。
第六方面、一种制造换热管裸露式换热器的方法,优选采用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之一所述的辅助装置进行,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步骤1):调整装配平台1和连接杆组件3;
步骤2):将管束支撑组件装配在管束支撑架的连接杆组件3上;
步骤3):装配管板支座2和管板21;
步骤4):将换热管(或换热管束)穿入各管束支撑板及管板21。
第七方面、根据第六方面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调平装配平台1,将连接杆组件3一端与装配平台1固定,调整连接杆组件3的高度,使其另一端都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和/或
在步骤3)中,装配管板支座2和管板21,并调整管板21与每个管束支撑板之间的对中及各个管束支撑板之间的对中。
第八方面、根据第六或第七方面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5):将穿管后的管束组件22套入临时壳体装置,套入后任选拆卸管板支座2,并且将管板21外缘与临时壳体4密封焊接,之后任选可依托支座8摆放至工位;
步骤6):密封人孔7和出气口9,通过进气口6通入压缩空气,对换热管(或换热管束)与管板21之间的焊缝进行气密性检查,
优选地,进气口6与出气口9可合并为一个开口,用于充入压缩空气和释放压缩空气。
第九方面、根据第八方面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将穿管后的管束组件22套入临时壳体装置的临时筒体4,套入过程中管束组件22沿内部支撑轨道5滑入临时筒体4内部,任选同时拆卸连接杆组件3,
优选地,套入过程中,操作者可通过人孔7进入临时筒体4内部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694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