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65405.4 | 申请日: | 2016-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6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瞿玉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瞿玉兴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32225 | 代理人: | 肖兴坤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撑开 腰椎 融合 | ||
1.一种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撑开主体,所述撑开主体包括固定块(1)和可调撑块(2),所述可调撑块(2)的尾部与固定块(1)的尾部相铰接;
撑开机构,所述撑开机构作用于所述可调撑块(2)的头部,以便通过动作所述撑开机构,从而调节所述可调撑块(2)与固定块(1)之间的开合角度;
所述撑开机构包括连杆(3)和推动杆(4),连杆(3)的一端与所述可调撑块(2)的头部铰接,连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推动杆(4)的一端铰接,推动杆(4)滑配在撑开主体内,当推动杆(4)沿着撑开主体的头尾方向滑动,并带动连杆(3)使连杆(3)作用于所述可调撑块(2)的头部时,所述可调撑块(2)与固定块(1)之间的开合角度可调节;
所述推动杆(4)上设置有撑开凸起(41),所述可调撑块(2)上设置有朝着所述撑开主体的头部方向呈逐渐向固定块(1)方向靠拢状的曲面(21),所述撑开凸起(41)与所述曲面(21)抵接配合,当推动杆(4)沿着撑开主体的头部方向滑动时,所述撑开凸起(41)作用于所述曲面(21)上使其撑开可调撑块(2)的中部,并且撑开过程中,可调撑块(2)的中部比可调撑块(2)的头部低;
所述连杆(3)的另一端通过销轴(6)与所述推动杆(4)铰接,并且所述推动杆(4)上穿插销轴(6)的销轴孔的尺寸比销轴(6)的尺寸大,所述推动杆(4)上还设置有一抵连杆面(42),当销轴(6)的后端面与销轴孔的壁面相接触时,所述抵连杆面(42)和所述连杆(3)上与所述抵连杆面(42)相对应的部位之间具有间隔;当推动杆(4)沿着撑开主体的头部方向滑动到所述销轴(6)的前端面与销轴孔的壁面相接触时,所述抵连杆面(42)和所述连杆(3)上与所述抵连杆面(42)相对应的部位接触,从而将推动力从推动杆(4)传递至连杆(3)上;
所述可调撑块(2)上设置有一传递曲面(22),所述连杆(3)的头部的外壁上设置有一抵接区域(31),所述传递曲面(22)与所述抵接区域(31)接触配合,从而将推动力从连杆(3)传递至可调撑块(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撑块(2)的头部与所述固定块(1)之间的开合角度为0°~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可调撑块(2)与固定块(1)之间的开合角度为0°时,所述可调撑块(2)的头部与所述固定块(1)的头部组成一类似子弹头形状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的上壁面和/或所述可调撑块(2)的下壁面上设置倒齿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的表面和/或所述可调撑块(2)的表面设置有羟基磷灰石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机构还包括螺杆(5),所述撑开主体内设置有螺纹通道,所述螺杆(5)通过螺纹连接在螺纹通道内,所述螺杆(5)与推动杆(4)的另一端连接,从而通过旋拧所述螺杆(5)使所述推动杆(4)沿着撑开主体的头尾方向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的中部和/或可调撑块(2)的中部设置有骨植入孔(20);和/或所述固定块(1)的头部的两侧面和/或可调撑块(2)的头部的两侧面设置有骨生长孔(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撑开腰椎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的后部上设置有一用于融合器植入椎体时方向性把持的槽(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瞿玉兴,未经瞿玉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6540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户数据处理系统以及用于管理门户响应时间的方法
- 下一篇:玩具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