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64875.9 | 申请日: | 2016-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6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钟光华;赵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张娜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解决了终端对报点数据进行处理时响应速度慢、显示图像拖动不均匀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触摸屏生成报点数据,并根据预设报点上报率上报所述报点数据至微处理器,报点数据中包括触摸屏被触摸时的触点信息;微处理器接收报点数据,以及接收应用处理器发送的帧同步信号,帧同步信号为与显示帧率同步的周期信号;微处理器根据帧同步信号对预设时间内接收的第一数量的报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数量的报点数据,并将第二数量的报点数据传输至应用处理器,第二数量小于第一数量;应用处理器接收第二数量的报点数据,并根据第二数量的报点数据生成显示图像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电容式触摸屏的移动终端得到了广泛应用,移动终端上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也使用触摸操作替代传统的按键,比如,输入法,游戏按键等等。
由于电容式触摸屏的响应时间大约在100ms,当用户滑动屏幕,通过触摸操作替代游戏按键的时候,用户期望操作就像现实拖动的感觉,也就是说,用户期望移动终端显示界面的显示图像可以随着用户的触摸操作进行实时的变化显示。
目前,当触摸屏将报点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的应用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时,应用处理器通常是采用中断的方式,且由于中断的数量有限性,通常是多个通用输入输出GPIO共享一个中断,因此触摸屏的报点数据很有可能被其他的中断锁定,或者在某一中断对应的工作队列WQ中等待处理,因此,导致报点数据的处理存在延迟响应的问题。另外,由于报点数据的上报速率与显示器的显示速率不是倍数关系,因此每一个上报点与显示器的帧不能完全同步,且每一个点的延迟都不相同,从而导致图像显示时出现拖动不均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终端对报点数据进行处理时响应速度慢、以及拖动不均匀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该终端中设置有触摸屏、微处理器和应用处理器,该方法包括:触摸屏生成报点数据,并根据预设报点上报率上报该报点数据至微处理器,该报点数据中包括触摸屏被触摸时的触点信息;微处理器接收该报点数据;微处理器接收应用处理器发送的帧同步信号,帧同步信号为与显示帧率同步的周期信号;微处理器根据帧同步信号对预设时间内接收的第一数量的报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数量的报点数据,并将第二数量的报点数据传输至应用处理器,第二数量小于第一数量;应用处理器接收第二数量的报点数据,并根据第二数量的报点数据生成显示图像帧。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检测单元,用于生成报点数据,根据预设报点上报率上报该报点数据至第一处理单元,该报点数据中包括检测单元被触摸时的触点信息;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接收该报点数据;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处理单元发送的帧同步信号,帧同步信号为与显示帧率同步的周期信号;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帧同步信号对预设时间内接收的第一数量的报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数量的报点数据,并将第二数量的报点数据传输至第二处理单元,第二数量小于第一数量;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接收第二数量的报点数据,并根据第二数量的报点数据生成显示图像帧。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触摸屏、微处理器和应用处理器;其中,触摸屏,用于生成报点数据,根据预设报点上报率上报该报点数据至微处理器,该报点数据中包括触摸屏被触摸时的触点信息;微处理器,用于接收该报点数据;微处理器,还用于接收应用处理器发送的帧同步信号,帧同步信号为与显示帧率同步的周期信号;微处理器,还用于根据帧同步信号对预设时间内接收的第一数量的报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数量的报点数据,并将第二数量的报点数据传输至应用处理器,第二数量小于第一数量;应用处理器,用于接收第二数量的报点数据,并根据第二数量的报点数据生成显示图像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648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