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程序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64703.1 | 申请日: | 2016-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6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周龙;龙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8 | 分类号: | G06F9/4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程序 管理 方法 终端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程序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终端设备性能的不断提高,在终端设备中可以安装的应用程序也在逐渐增多,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安装各种类型的应用程序,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用户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在终端设备界面中同一时刻只能运行一个应用程序,而许多应用程序在用户安装后会自动的设置为开机启动,即在用户开启终端设备后,无论用户是否点击打开该应用,该应用都会自动启动并在后台运行,并且在后台运行的应用也同样会消耗终端设备的电量和内存资源。在使用过程中,有些应用程序在后台运行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方便用户及时接收信息,但是,也有一些应用程序是完全没有必要在后台运行的,从而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目前,终端设备避免不必要的应用程序在后台运行而导致资源浪费的方法只能是通过用户手动逐个应用更改其权限(如数据流量使用权限、禁止开机启动权限等)的方法来实现,但是手动逐个更改权限不仅不方便,而且操作较为复杂,费时费力,降低了终端设备的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降低终端设备资源损耗的同时,也提高了终端设备的处理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应用程序管理方法,包括:
运行目标应用程序;
判断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时间;
若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时间超过所述预设时间,则冻结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具有相同类型的应用程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运行目标应用程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
根据预设规则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划分为N个类别,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将属于同一类别的应用程序归类于同一个文件中。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冻结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具有相同类型的应用程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
查找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匹配的目标文件;
在查找到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匹配的目标文件后,判断所述目标文件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不同的应用程序;
若存在,则执行所述冻结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具有相同类型的应用程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应用程序的新增和/或删除操作;
若存在,则根据所述新增和/或删除操作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更新分类文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恢复请求;
解冻所述恢复请求请求恢复的应用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运行单元,用于运行目标应用程序;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时间是否超过预设时间;
冻结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运行时间超过所述预设时间时,冻结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具有相同类型的应用程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
划分单元,用于根据预设规则将所述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划分为N个类别,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归类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将同一类别的应用程序归类于同一个文件中。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
查找单元,用于查找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匹配的目标文件;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查找到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匹配的目标文件后,判断所述目标文件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不同的应用程序,若存在,则驱动所述冻结单元执行所述冻结与所述目标应用程序具有相同类型的应用程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应用程序的新增和/或删除操作;
更新单元,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中存在应用程序的新增和/或删除操作时,根据所述新增和/或删除操作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更新分类文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647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