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质饰品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64190.4 | 申请日: | 2016-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02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吴青;薛丹丹;杨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4B7/02 | 分类号: | B24B7/02;B24B7/28;B24B29/00;B24B55/04;B27B5/18;B27B5/29;B27C3/02;B27C5/02;B27C5/06;A44C2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纳祺律师事务所33257 | 代理人: | 朱德宝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质 饰品 加工 方法 | ||
1.一种木质饰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三维软件在计算机中建立饰品模型,并依据饰品模型在三维软件中编辑毛坯信息,选择加工设备和刀具,生成饰品的加工路线以及相应的加工程序;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中编辑的毛坯信息,用数控锯床切割木板,获得方形毛坯;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生成的加工程序导入到数控铣床内,用数控铣床根据加工程序在步骤二中获得的毛坯的相对两端铣出八个斜面,毛坯的每端有四个斜面,斜面两两相互对应,获得铣削半成品;
步骤四:将步骤一中生成的加工程序导入到数控磨床内,用数控磨床根据加工程序磨削步骤三中获得的铣削半成品的斜面,获得磨削半成品;
步骤五:用抛光机对步骤四中获得的磨削半成品的表面进行抛光,获得抛光半成品;
步骤六:用台钻在步骤五中获得的抛光半成品上靠近两个斜面的交汇处打孔,获得饰品零件;
步骤七:将挂绳穿入步骤六打的孔,获得饰品成品;
步骤八:将步骤七中获得的饰品成品固定在纸板上,包装打包;
所述步骤二中所使用的数控锯床包括锯床支架(1)、锯床控制器(2)、用于夹住木板的锯床夹持装置以及可在锯床支架(1)上滑移的横向切割装置和纵向切割装置,所述锯床夹持装置可横向滑移地设置在锯床支架(1)上,所述锯床夹持装置、横向切割装置和纵向切割装置均与锯床控制器(2)通信连接,所述锯床夹持装置包括座板(3)、压板(4)、紧固组件和第一移动组件,所述座板(3)可滑移地设置在锯床支架(1)上,所述压板(4)通过紧固组件固定在座板(3)上,并与座板(3)配合夹持木板,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设置在锯床支架(1)上,并与座板(3)传动连接,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移动电机(5)和横向设置的第一丝杆(6),所述第一移动电机(5)固定安装在锯床支架(1)上,所述第一丝杆(6)与第一移动电机(5)的转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座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开设有第一传动螺纹孔,所述第一丝杆(6)穿过第一传动螺纹孔并与第一传动螺纹孔螺纹传动连接,所述紧固组件包括若干个螺母(7)和若干个固定在座板(3)上的螺杆(8),所述螺杆(8)穿过压板(4)后与螺母(7)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电机(5)与锯床控制器(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质饰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切割装置包括第一切割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第二移动电机(9)和纵向设置的第二丝杆(10),所述第二移动电机(9)固定安装在锯床支架(1)上,所述第二丝杆(10)与第二移动电机(9)的转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切割组件包括第一切割电机(11)和第一圆锯片(12),所述第一切割电机(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上开设有第二传动螺纹孔,所述第二丝杆(10)穿过第二传动螺纹孔并与第二传动螺纹孔螺纹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圆锯片(12)固定安装在第一切割电机(11)的转轴上,所述第二移动电机(9)和第一切割电机(11)均与锯床控制器(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木质饰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切割装置包括第二切割组件和第三移动组件,所述第三移动组件包括第三移动电机(13)和纵向设置的第三丝杆(14),所述第三移动电机(13)固定安装在锯床支架(1)上,所述第三丝杆(14)与第三移动电机(13)的转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切割组件包括第二切割电机(15)和第二圆锯片(16),所述第二切割电机(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上开设有第三传动螺纹孔,所述第三丝杆(14)穿过第三传动螺纹孔并与第三传动螺纹孔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圆锯片(16)固定安装在第二切割电机(15)的转轴上,所述第三移动电机(13)和第二切割电机(15)均与锯床控制器(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6419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