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风量气体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59625.6 | 申请日: | 2016-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97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全军;张新忠;殷健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6 | 分类号: | B01D53/76;B01D53/72;A61L9/2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3 | 代理人: | 陈冰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量 气体 放电 产生 等离子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污染治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大风量气体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印染、制药、化工、石油等行业产生了大量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气,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直接环境污染,也成为臭氧、雾霾等二次污染物的重要前躯体,并可与空气中的其他污染物、尘粒结合在一起,从而带来一系列人体健康、异味扰民等问题,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废气净化,尤其是消除大风量污染源排放的各种异味、VOCs污染物净化方面,受到广泛应用。介质阻挡放电技术是产生稳定低温等离子体的经济可靠的方法,在异味气体净化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常见的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有平板式、套筒式及排管式三种。平板式因极板腐蚀、放电不均匀及边际效应等问题,难以工业化应用;套筒式在产生稳定等离子体方面具有优势,但受限于通风量较小的困境,难以在大通风量条件下使用;排管式尽管可以实现大通风量条件下气体放电产生低温等离子体,但正负电极的引出方面存在困难,容易发生爬电及接线端屏蔽困难问题,使得排管式反应器难以长期稳定运行。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气体放电装置,用以克服以上反应器产生等离子体的弊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风量气体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的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风量气体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的装置,包括框架、正极管、负极管、正极固定架、绝缘柱、高压模块,框架由底座和单侧壁组成,侧壁面镶嵌有高压模块,框架底座内安装有负极管,框架底座上竖向安装有两个正极固定架,每个正极固定架的端部通过绝缘柱安装在框架底座上,正极管固定在正极固定架的卡槽上,并且悬空在负极管上面,正极管与负极管错位相间。本方案中绝缘柱是在固定柱与框架相连部位,正极与负极的不相连,是隔离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框架底座里面接有引线,引线一头与正极管相连,另一头与高压模块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框架材质为耐腐蚀金属材料。本方案中框架用来承载所有部件,布局合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正极固定架为组合结构,由至少三部分组成,两个端块固定架和至少一个中间固定架。本方案可适用不同长度的框架,进行组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正极管采用导电膜,内衬于口径5~60mm圆管内壁,圆管自带固定臂,圆管材质为无机绝缘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负极管为导电金属圆管,内圆直径大小为5~50mm,外圆直径为10~60mm,金属圆管材质为耐腐蚀金属导电材料。本方案中导电金属圆管与框架相连,负极引出后与框架一起最后接地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导电金属圆管内填充导电金属粉,导电金属粉末能导电,且紧贴圆管内壁。本方案可以防止发生电弧,还能传热降温。圆管内填充石墨粉等导电介质,两头加堵帽堵住。导电金属圆管附有固定臂,固定在正极固定架上面,悬空在负极上面,相比较传统等离子,实现正极与负极的分离,防止正极与负极之间发生冒电、爬电等影响设备的现象发生。正极由接电引线引出放电盘,与高压包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正极固定架、绝缘柱、高压模块均为无机绝缘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实现正负极之间分离,确保放电优化、安全,解决了正负极在同一个圆管内,正负极之间离得太近,发生冒电、爬电现象,既保护了我们设备,也加强了净化功能;
(2)本发明具有机污染物净化效率高、安全稳定等特点;并兼有杀菌和除臭净化功能;
(3)本发明适用范围广泛,可用于石油化工、制药行业、饲料和化肥加工厂、畜牧产品农场、化纤厂、皮革厂等,解决诸多行业存在的异味废气污染问题,本发明是一项用途极为广泛的新型空气环境洁净技产品,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种新型的放电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种新型的放电盘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种新型的放电盘的正极结构示意图。
图4为种新型的放电盘的正极并排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种新型的放电盘的负极结构示意图。
图6为种新型的放电盘的绝缘柱结构示意图。
图7为种新型的放电盘的固定柱结构示意图。
图8为种新型的放电盘的高压模块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大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596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