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果汁机的自动密封接汁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57260.3 | 申请日: | 2016-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02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东 |
主分类号: | A47J19/02 | 分类号: | A47J19/02;A47J19/06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30019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果汁机 自动 密封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空果汁机配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真空果汁机的自动密封接汁容器。
背景技术
中国发明专利第201210139784.7号中公开了一种由本发明申请人向中国知识产权局提交并获得授权的“带电动抽气泵的食品处理机及抽真空制取食料液的方法”。该食品处理机属于一种真空搅拌机,主要包括桶体、电动搅拌装置、电动抽气泵和加热装置;使用时采用密封的方式将桶体密封,并用电动抽气泵抽出桶体内的空气,然后将果蔬连皮带核与水在真空条件下由电动搅拌装置一起粉碎,并由加热装置加热而制成果蔬汁,这样不仅能够大大减少和避免食料液在粉碎、加热过程中出现氧化,以减少营养损失,而且可以保持良好的口感和外观颜色。
中国发明专利第201210123144.7中公开了一种也是由本发明申请人向中国知识产权局提交并获得授权的“带抽气功能的榨汁机”。该榨汁机主要包括进料筒、榨汁腔、接汁部、残渣部、榨汁机构、榨汁电机、抽气装置;其中进料筒处设有密封装置,进料筒、榨汁腔、接汁部、残渣部之间形成相互贯通的腔体,并且相互交接处为密封联接;抽气装置的抽气口与腔体连通,抽气装置的排气口位于腔体外部;榨汁机构设置在榨汁腔内,榨汁电机的输出轴与榨汁机构的驱动轴联接。该榨汁机能够利用抽气装置大大降低榨汁腔内的氧气含量,使榨汁腔内的食料在缺氧条件下被榨汁,从而避免其在榨汁过程中发生褐变及营养损失,从而保持果汁或蔬菜汁的营养成分及口感。这种榨汁机能够将果蔬的果汁、果渣自动分离,制得是纯果汁。
由于上述真空搅拌机和真空榨汁机的共同点是在真空中榨果蔬汁,因此果蔬汁不会出现氧化,故统称为真空果汁机。
但是,上述真空果汁机存在的问题是:不管是真空搅拌机还是真空榨汁机制得的果蔬汁必须立即食用,而不能在真空中保存,从而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方便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对真空果汁机制得的真空果汁进行即时真空存储的真空果汁机的自动密封接汁容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真空果汁机的自动密封接汁容器包括接汁容器、密封盖和浮力阀门装置;其中密封盖设置在接汁容器的上端或侧壁上部的开口处;接汁容器的顶部或侧壁上部、或者密封盖上形成有凹腔;凹腔全部或部分凹入在接汁容器内,或凹腔的侧壁全部或部分凸出于接汁容器之外;凹腔的底部或侧壁上形成有进液口,其外端口用于直接或通过连接管件与真空果汁机的出汁口密封连接;浮力阀门装置包括凹腔、进液口和浮子;其中浮子设置在凹腔的内部。
所述的自动密封接汁容器还包括设置在凹腔外端口处的凹腔盖,凹腔盖上形成有与真空果汁机出汁口相互匹配的连接口。
所述的浮子下面带有中间细尾部大的拉杆或T形杆;
其中中间细尾部大的拉杆中部至少有一部分直径小于进液口并贯穿进液口,其上直径小于进液口的部位与进液口之间的间隙为流体通道;该拉杆尾部大于进液口;
T形杆由端杆和拉杆构成,拉杆一端与浮子连接,另一端与端杆连接;拉杆上至少有一部分直径小于进液口的直径,且该部分贯穿进液口,其上直径小于进液口的部位与进液口之间的间隙为流体通道;端杆位于接汁容器的内部,且长度大于进液口的直径。
所述的浮子下面带有连接杆和锥形塞;浮子、连接杆和锥形塞全部设置在凹腔的内部;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浮子和锥形塞的顶面上,并且锥形塞的圆锥面能够在重力或压差作用下封堵住进液口;可选地,所述的锥形塞下面还带有中间细尾部大的拉杆。
所述的浮力阀门装置还包括下浮子室和下浮子;下浮子室固定或可拆卸地连接在凹腔外壁表面或密封盖的下方,进液口与下浮子室相通,下浮子室底部和/或侧壁上至少有一个泄流孔;下浮子设置在下浮子室内;
下浮子与浮子之间的连接关系是:
1)下浮子上部贯穿进液口与浮子连接或不连接;或
2)浮子下部贯穿进液口与下浮子连接或不连接;或
3)下浮子通过贯穿进液口的连杆与浮子连接或不连接。
所述的下浮子室上的泄流孔包括底部泄流孔和侧壁泄流孔;其中侧壁泄流孔分为位于侧壁靠上部位和位于侧壁靠下部位两种。
所述的浮子为球形、椭球形、楔形、锥形、圆柱形或扁平体形结构;凹腔的底部为凹圆弧状或平面状,优选是与浮子底面形状相互匹配的凹圆弧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东,未经王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572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