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客户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56192.9 | 申请日: | 2016-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8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向俊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23 | 分类号: | H04L12/723;H04L12/741;H04J3/16;H04B10/27;H04L12/28;H04Q11/04;H04L12/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王洪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户 业务 处理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客户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设备,其中,客户业务处理的方法包括:接收客户业务,根据所述客户业务中携带的第一转发标签将所述客户业务映射到M个时隙中,所述第一转发标签指示第一转发目的地址;通过所述M个时隙将所述客户业务发送至目标物理通道中,所述目标物理通道与所述第一转发目的地址具有对应关系;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灵活以太网的同一个交换平面中进行多种业务交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客户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光联网论坛(Optical Internetworking Forum,OIF)正在讨论扩展传统的以太网技术,以支持针对以太网业务的子速率、通道化、反向复用等应用场景,并将扩展后的以太网技术称为灵活以太网(Flexible Ethernet,FlexE)技术。例如,针对以太网业务的子速率的应用场景,能够支持将250G的以太网业务采用三路现有的100GE的物理媒质相关子层(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PMD)进行传送。针对以太网业务的反向复用的应用场景,能够支持将200G的以太网业务采用两路现有的100GE的PMD进行传送。针对以太网业务的通道化的应用场景,能够支持将多路低速率的以太网业务复用到高速率的灵活以太网中。接入网和城域网中采用了大量的以太网作为业务承载网络,由于FlexE技术支持以太网业务的子速率、通道化、反向复用等应用场景,增强了以太网接口的应用灵活性。
目前,FlexE技术仅作为接口技术支持点到点的应用,但其作为一种潜在的网络传送技术已经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将FlexE发展成网络传送技术,必然存在FlexE节点设备的交换需求。
现有技术中,灵活以太网采用Cell(信元)统一交换的方案,即针对不同类型的业务采用Cell交换网进行统一交换。例如,针对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业务,将其适配到Cell交换网,并依据FlexE服务层时隙(Calendar)的时隙配置信息完成交换。针对以太网数据业务,将其恢复出以太帧,再将其适配到Cell交换网,基于媒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完成交换。在Cell统一交换的方案中,存在L1层、L2层的处理,相当于在节点设备上设计两个交换平面,增加了设备的设计复杂度、功耗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客户业务处理的方法和设备,可以解决节点设备上业务交换的设计复杂度、功耗和成本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客户业务处理的方法,包括:接收客户业务,根据所述客户业务中携带的第一转发标签将所述客户业务映射到M个时隙中,所述第一转发标签指示第一转发目的地址;通过所述M个时隙将所述客户业务发送至目标物理通道中,所述目标物理通道与所述第一转发目的地址具有对应关系;其中,M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客户业务可以包括数据业务和TDM业务,通过客户业务中携带的第一转发标签将客户业务映射到M个时隙中,并且通过M个时隙将客户业务发送至目标物理通道中,实现了在灵活以太网的同一个交换平面中进行多种业务的交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客户业务中携带的第一转发标签将所述客户业务映射到M个时隙中,包括:所述第一转发标签和所述M个时隙具有对应关系,根据所述第一转发标签将所述客户业务映射到所述M个时隙中。
通过建立第一转发标签和时隙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第一转发标签将客户业务映射到对应的时隙,实现了在灵活以太网的同一个交换平面中进行多种业务的交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所述M个时隙将所述客户业务发送至目标物理通道中,包括:所述M个时隙和所述目标物理通道具有对应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561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尘器(HJW‑1702)
- 下一篇:餐吊灯